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528143
摘要: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土规划应该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引言:
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具体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而这些又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等问题,从而给国土规划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对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入手,加强国土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国土规划是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重要措施
在国土资源的合法利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保障国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科学的国土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使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具有合理性及科学性。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背景下,建设方过于注重经济利润,以致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开发现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由于国土规划都是直接由政府部门所负责,能够对企业产生较大的约束作用,确保企业做好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而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使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国土规划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
由于受到地区环境资源的限制,人们开发环境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但是现代社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容易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资源环境进行过度的开发,确不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导致地区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质量严重下滑。国土规划是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和出台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土规划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不合理的环境资源开发做出进一步的规整,保证了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土规划的最终目标
新时期的国土规划已经不再单单关注经济发展问题,现在已经开始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土规划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
由于我国许多国土规划部门、工作人员未能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国土规划的重要性,于是不能积极落实好国土资源规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国土规划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配合帮助,由于我国国土规划教育宣传不到位,人们还未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甚至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事,加剧了环境恶化。
2、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低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出成效。正是由于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收益,再加上有些地方领导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有些政府部门过于重视经济的效益,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忽视了环境带来的影响。资金的匮乏,限制了我国从国外学习并引进新的保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在国土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国土规划中的地域性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
国土规划一般是按行政区来实施,特别关注区内的资源合理配置,但是忽略了不同规划区间的资源开发利用。我国很少地区实施了跨行政区的规划,而大部分的地区都是严格分开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增长,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长期处于变化之中,而用行政区的条例去严格控制跨行政区的联系是不合理的,不仅限制了经济增长,而且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三、优化国土规划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让公民参与到国土规划当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而国土规划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国土规划和人民的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可以让公民参与到国土规划当中来,可以有效的提高规划的效果,再加上公民长期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区域,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很有看法,并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土规划当中来,也可以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加大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
2、加强对国土规划理论的研究
国土规划理论的欠缺是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都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对国土规划理论的研究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观点,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提高员工的素质,进而完善我国国土规划的理论,促进国土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国土规划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一方面,不仅能聘请科技人才研发出最新科技技术,还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理论,有了先进科学的基础设施,国土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更顺利的开展。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中还可以抽取一部分出来,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善后工作,在整体上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保证生态环境在国土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土规划工作中,配备好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人才,分析地区的受损情况,再提出具体的方案实施。只有政府加大投入的资金力度,才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将人力资源和资金合理的结合,切实的推动我国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四个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资金在国土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最大的效果。
4、国土规划中注重环境效益、增加沟通协作
在国土规划中,很多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存在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导致后期治理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无法取得好的治理效果。为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改变观念,要有长远的目光,注重生态效益。应该突破依据行政区域来进行划分的国土规划,相邻行政区划间多沟通协调,或借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模式,形成统一联动的体制制度。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
四、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只有认识到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才能科学的进行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还能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国土规划工作当中,要寻找最科学的方法,针对目前在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正的做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五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军.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4:140-141.
[2]陈浩.浅析山区国土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居舍,2018(3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