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匡岩
[导读]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并运用生态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
        大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并运用生态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实现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维持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有效平衡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点与难点。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并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可行性对策展开探讨,以期实现生态、环保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自然生态资源
        经济增速推进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然而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当下,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一味追求城市化建设,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弃之不顾,这将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应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运用生态环保的方式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以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城市化步伐,一味地加快城镇发展,追求更好、更快的经济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行为虽然使得城市化进程发展更加快速,却也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样盲目的为城市化而城市化渐渐导致了生态的失衡,造成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现。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城市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极大地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严重阻碍着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我们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所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二、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可行性对策
        1、提高生态城市规划制定的科学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好城市规划,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然而在目前的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部分城市所制定的生态城市规划未能将不同地区的差异纳入考量,因此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受到了影响。基于此,生态城市规划部门应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到文化与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合理制定,在确保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同时,尽量不损害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对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工作顺利落实的量化指标进行明确。
        2、实现绿色植物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融合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建筑师将绿色植物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设计与建设当中,此种规划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实现绿色植物与建筑物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建筑的外观更具生机,也可在夏季时降低建筑物的温度,有效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进行城市空气的有效净化,改善空气环境,对城市土地的水土流失情况也有一定的延缓效果,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目前在城市规划当中,已将绿化率作为城市生态情况的判定标准,并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生态规划质量的评判。

正因如此,设计师对绿色植被的应用予以了更高的重视。通过分析目前的资源与技术情况可以发现,判定生态城市规划绿色容积率的依据主要可分为三种,一是以设计师对绿地面积的预期情况而进行城市规划;二是以现有绿地面积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三是立足于城市规划的全局而进行绿地面积的有效规划。在生态城市规划当中,综合上述三种规划方式为基础适当进行绿地植被数量的提高,以此实现绿色植物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融合。
        3、合理进行生态城市设计
        生态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合理的设计可使生态城市规划更加细致,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情况的有效融合,进而彰显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民俗特色,建造出具有生态特征且风格别具一格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设计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城市景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城市的历史景观设计、自然景观设计和人工景观设计。三个部分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相互组合便形成了特有的带有特定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人文景观和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而建筑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做好平面规划设计,更重要的是要重点做好天空轮廓线的规划设计,尤其是作为街景的一些建筑设计。此外,在做好这些高层次建筑设计的同时,也要搭配相应的低层次的建筑或植物,以达到更好的城市规划效果。园林设计则是根据地形环境运用一些园林艺术手段,如种植些花草树木,做一些假山等,人工制造出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现在的园林设计侧重于在江边,公园、湖边、林带等地好做大的规划设计,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做出相应的绿化规划设计,同时也要将当地的文化历史,经济效益以及地域特色融合进去。基于此,在生态城市设计时要综合城市景观、建筑景观以及园林设计等三方面的内容合理进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合理配置人力与物力资源,将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特色都纳入到城市设计当中,进而建造出环境优美、自然景色秀丽且经济高速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4、强化现有自然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古代时期人们就以地形特点为基础将城市外围的水资源引入城市当中,进而解决了城内的用水问题。合理进行水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融合,也可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基于此,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在确保不破坏自然景观及名胜古迹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以保持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的有效平衡,进而提高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此同时,在城市建设当中,还应对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进行及时修复,加强对名胜古迹或古老建设的保护,以彰显出城市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以确保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可以达到有效的平衡,以此建设出舒适、适宜人居的绿色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陶毅.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7):91-92.
        [2]王雅金.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2019(1):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