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力体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探析 乔军琴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乔军琴
[导读] 摘要:新电力制度改革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改革的变化,所以本文就对新电力体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进行探讨,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实行分开管理的新模式,以便更好的满足新电力制度的要求。
        国网霍州市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31400
        摘要:新电力制度改革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改革的变化,所以本文就对新电力体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进行探讨,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实行分开管理的新模式,以便更好的满足新电力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体制;财务管理;优化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既要有人才支持,也要有相对完善的资金运转和管理体制,特别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
        国家对于我国电力企业一直以来比较关注,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电力快速转型。构建和社会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机制。电力企业经过多次改革,己经实现了拆分转变,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垄断格局。并为电力企业向市场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距离我们的体制改革要求还存在很多不足,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道路需要前进。各地区的电力企业通过构建区域财务管理中心,打破传统的由单个公司负责的财务管理模式,以财务共享为核心,构建财务信息平台,实现跨空间会计核算、资金收付等各项会计工作可以集中处理,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新成立的分公司也要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各自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分散企业风险,降低企业压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运作效率。国有电力企业实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财务管理是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环节之一,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因此,必须以企业核心价值作为财务管理得出工作理念。自从电力企业实行改革后,一些新建的分公司需要建立与之相协调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和工作模式。
        2、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2.1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技术
        随着供电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有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技术已经不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导致了企业财务资源利用率低下。一些电力企业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技术水平,已经引进和应用了ERP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然而大部分供电企业受到垄断的影响,从管理人员的意识、技能以及接受新技术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系统的要求,对新系统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对系统中的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还需要引入其他的管理模式。
        2.2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大了对供电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供电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我国供电企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并没有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还存在着粗放管理的问题,有的供电企业还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相混淆,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的监控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电力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建立高效共享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全力投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全方位,高效共享,高度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推进电力企业信息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国内的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利用信息系统集成化的业务处理方式来促进电力企业集成化的财务管理;利用信息系统数据化分析的能力来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水平;利用信息系统的网络式的监管系统,来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事中监管的力度,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另外,电力企业还需要积极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将其纳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中,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基础信息库系统,将生产经营成本与预算定额录入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对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分析和控制,从而有效增强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2完善内外控制制度
        首先,要完善电力企业在其会计核算中心领域的管控,凭借严格操作规范来保障其资金、财物安全,同时还要接受必要的外部监督,与相关部门形成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的机制,使企业资产得到内外部双重监控,使电力企业经营活动具备安全性;其次,应积极推进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建设工作,消除企业改制可能引起的法人治理结构失衡问题,建立起权利分立但又相互牵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保障企业效益;最后,按照标准化、精益化、集团化以及集约化的建立管理和经营运作要求建立规范制度,以保障新建制度具备可操作性,有了规范的制度,电力企业的各子公司就不再需要实行相同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围绕单位实况制定财务管理细则,避免管理制度僵化,保持经济运营中的创造性。
        3.3加强财务管理意识
        所谓意识决定一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要从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出发,要树立财务全过程管理的思想,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供电企业的管理者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电力全过程财务管理。首先供电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转变原来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要将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法人结构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其次供电企业的管理者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原来财务管理模式上加以创新,将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应用到管理模式当中去,要积极的接受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水平;再次要树财务管理意识,要让全体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3.4完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想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必须对企业资金开展有效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通过分工明确、权责统一的管理加强资源管理及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必须在保障自身部门设置合理的基础上开展财务管理,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为此,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及时优化部门结构,做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发挥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能。
        3.5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对于以往的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会计核算等账务处理,而不是在财务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但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电力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将重心放在财务管理上,创新财务管理内容。第一,加强电力经营成本管理。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财务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做好核算与监督管理。第二,突破传统的决策观念。电力企业要通过量化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同时对指标进行量化和计算,注重利用信息化的财务决策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可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要求下,要及时进行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加快企业业财融合,才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发挥财务管理决策支持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霞.电力体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优化[J].中国市场,2017(21):248,250.
        [2]董润宝.新电力体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6):145.
        [3]张怡闻.电力公司中财务预算管理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0):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