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土地资源的短缺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工程施工也越来越受到深基坑开挖和应用的重视,提高了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在此基础上,项目前期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越来越重要,而水文地质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全面的详细调查,可以为项目施工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能够为项目的可靠性规划和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一、水文勘察的内容阐述
设计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位是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这也上使得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极大的威胁。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建设工程来说,整个建筑的基础是整个建设工程最为关键以及最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基础形式稳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结构形式承受外来荷载,并且尽可能的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而当前情况下,地下水位能够直接影响代建的实际建筑地基基础的结构安全,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地基基础等结构形式的稳固,就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地下水位的勘测。当前情况下,在进行实际勘测的过程中,实际进行相关勘测的勘测人员应该搜集当地的真实可靠的地质水文资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水位最高以及水位最低方案存在的时期进行分析,并且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勘测得到与当地实际情况符合的水位的变化范围,通过其实际的河流水位变化则能够更加准确,同时更加方便的对其进行排水等处理措施的确定。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不仅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当地的岩石物质相关及结构的性质也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
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查明建设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对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岩土而言,其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均为重要的工程性质,水理性质除对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有较大的影响外,还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产生较大的作用。在以往岩土工程勘察中,一般对岩土的物理性质较为重视,而对水理性质往往容易被忽略,这也使得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不高,导致因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因此,在岩土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工作,不仅能提高勘察质量,还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保障。
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不利影响
1、地下水位升降对岩土工程的不利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如果地下水上升,就会导致岩土层软化,对地基承载力造成影响,引发边坡失稳问题。另外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位上升,还会造成基坑工程隆起、突涌等一系列问题,对施工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在岩土工程中,如果发生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就会改变原地层的受力情况,导致发生地表沉陷问题。在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比较多,比如过量开采地下水、长期干旱等都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最后,在岩土工程中,如果地下水为频繁升降,会导致岩土体中的水分发生变化,导致膨胀性岩土体因为受力不均匀发生变形。另外如果地下水位频繁的升降,也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发生变化,给岩土工程发生问题创造条件。
2、地下水渗透对岩土工程的不利影响在岩土工程中,如果发生地下水渗透会导致对岩土工程造成很大影响,主要变现为地表发生裂隙和塌陷,对工程稳定性产生威胁。地下水渗透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潜蚀,渗透水流在一定水力坡度条件下,产生比较大的动水压力,导致空隙不断变大,对岩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
②流砂,一些松散的小颗粒土在被地下水饱和以后,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导致产生悬浮流动情况,会对岩土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③管涌,在岩土工程中,在渗透水流作用下,一些细小颗粒被冲走,导致岩土空隙逐渐变大,从而形成细管状渗流通路,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对岩土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四、强化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策略
1、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加强对各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或规程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已经拥有了完备的规范、规程体系,这些规范性文件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都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定,是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规范、规程,了解和熟悉其要求,通过研读规范、规程,工程地质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在吸收文件的相关规定后,能不断地充实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外业勘察期间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查明建设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合理的进行水文地质评价,预测水文地质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2、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岩土工程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勘察技术,为了更好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应用,可以对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从而更好的对岩土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效率,更好的提升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经济效益。
3、勘察施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对施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更好的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在对自然条件进行勘察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内容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更好的保证岩土工程顺利进行。
4、勘测地下水类型以及水位变化幅度
在实际勘测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可知,当前我国岩土类工作对于地下水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承压型以及潜水型的地下水类型,因此这也使得在进行水文资料勘察的过程中,相关勘测人员对其地下水类型进行勘测,同时根据实际经验对其结果进行以及分析,并且总结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地岩土工程实际建设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海水潮汐变化以及自然降水等地理存在的问题都会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这也使得在进行实际勘察时应该注意将这些相关的因素都纳入到其考虑分析的范围之内。
结束语:
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中之重,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二者的研究需统一结合,不能孤立的分析某一个环节。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可以及早的发现建设区域的不良地质体等,为及时制定治理措施等提供依据。只有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效率,才能将各类安全隐患综合考虑到位,及时的制定出科学的治理措施,才能有效的消除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此外,应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监管力度,才能使得水文地质勘察结论更加精准。
参考文献:
[1]刘天书.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0):61.
[2]廖想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91
[3]张俊.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J].中国金属通报,2019(09):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