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晁阳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晁阳
[导读] 摘要:近来年,随着特高压等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建设,施工装备的配置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身份证号码:32081919680816XXXX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近来年,随着特高压等输变电工程的快速建设,施工装备的配置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为此,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28家省属送变电公司,首次全面开展施工装备调研分析,为输变电工程基建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对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状及配置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现状
        1输变电工程施工装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
        故障诊断是按照设备运行和故障后停电信息情况处理故障源。通过故障诊断可实现设备的正常检测维修工作和超负荷工作。通过使用先进技术,及时研究和处理设备的各种数据,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和故障问题。通过及时掌握设备发生故障的位置、故障程度以及造成故障的因素等信息,可第一时间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维修方案,从而降低故障损失,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2  建立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即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建设单位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输变电工程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概括为:①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②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③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①监理工程师依据本输变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②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⑧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3 主要监控管理和方法手段
        3.1 施工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2 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砂、石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3.3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事后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工作人员还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图纸审核、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成品、半成品、材料、设备的选用等方面。
        (2)原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他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3)抽检。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4)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5)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6)正确评定质量。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7)严把质量关。无论监理工作、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薄弱环节,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能。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事后监控。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网建设步伐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传统的定期维护方法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状态检修是输变电设备单元日常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状态监测、故障分析、故障诊断和设备维护。寿命管理与预测、设备维护保养、信息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做好这项工作,提高设备组的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工程造价管理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29-239.
        [2]马民俊: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有效控制工程结算[J].科技资讯,200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