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春萍
[导读] 摘要: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并且水坝种类日益多元化。
        桂林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并且水坝种类日益多元化。水利工程的建设,既能够防洪减灾,并且能够对生命财产加强保护,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等,对人们受益颇多。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为基础,对水利施工中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可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要点;分析
        水利工程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并大力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在该项目建设中,有着许多较为重要的技术,技术效果会对整个水利工程造成影响,所以,要熟悉并掌握各项技术的要点,并有效实施,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 水利工程施工时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工程施工时的质量安全问题
        质量安全问题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常常会因为对有些问题的忽略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安全设施配备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等都会产生安全问题。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等都会带来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
        1.2 水利工程施工时的体制问题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中除了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外,比较明显的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施工方的管理责任没有明确划分,管理者在工作中也未明确他的职责,从而限制了水利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水利工作者的职能的履行。
        1.3 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者的素质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不仅牵扯到水利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环保、交通以及移民等问题。水利工程施工的复杂度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拥有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缺乏在管理上的综合素质,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2 水利工程中的各项技术要点
        2.1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运用分析
        2.1.1 防渗墙技术
        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确保防渗透处理技术的选择与运用,与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符,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相关需求。防渗墙技术作为一种相对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当中运用得较为普遍。由于防渗墙技术能够与混凝土技术相融合,所以自身具备安全紧密性。可以利用相关机械设备的手段来进行防渗墙操孔施工,并将混凝土运用到槽沟当中。可选射水法造墙,通过多头深层搅拌的形式将混凝土与防渗墙进行紧密结合。射水法造墙技术是用一种相对比较薄的防渗墙进行施工,防渗墙的厚度一般在0.25m-0.45m,其深度基本在30m左右。多头深层搅拌法便是通过多头搅拌机的形式,开展多头钻进施工,并且将预制好的混凝土灌注其中形成防渗墙。
        2.1.2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自身具备一定的经济型,所需要的投资资金相对较好、销量较高。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实施的主要原理便是针对水利工程进行钻孔,将喷射管放到管道内部,利用高压喷射水流的形式针对土体结构进行喷射。将喷射的混凝土和土体液体、水管、风管和水泥管等内容进行高效整合。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灌浆设计方案当中厚度、深度与实际施工设计图纸存在差异,就需要第一时间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针对水利工程的内容进行修改以及调整。此种手段的灌浆方式一般有顶点式、旋转式、摇摆式等诸多形式。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针对渗漏现象进行预防,有效增强水利施工的实际质量安全。


        2.1.3 防渗灌浆技术
        防渗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当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强化水利工程质量。在运用防渗灌浆技术时,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水泥压力,以便于最大程度地使冲击结构受到良好控制,保证土壤结构在精确空间内的渗透程度。在开展防渗灌浆技术时,为了其实际施工质量,可以有效运用多头深层搅拌技术手段,增强水泥与土体的充分搅拌结合,形成固体水泥桩柱。此种施工手段相对较为简单,并且运用效率较高、防渗透性墙。作为一种具备经济性的技术手段,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所以,相对于其他防渗透技术来说,防渗灌浆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其效果显著,能够强化混凝土的渗透率,在当前施工当中运用得也相对较频繁。
        2.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2.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比和温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混凝土已经不止是水泥、黄砂、石子等组成,新型的混凝土加入了许多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外加物、外加剂等,较为广泛的就是加入了钢筋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使混凝土的实际承重能力以及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当中。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要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并且要根据施工地点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强度要求的材料。另一方面,原材料的配合比加工也极为重要,按实验和规范进行级配,要重视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与和易性等特性,确保混凝土的易加工性,保证混凝土建设之后的实际质量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最后,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重视不同的气温变化造成的热胀冷缩现象给水利工程建筑物造成的威胁,对温度差异较大的地区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施工,并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对裂缝的出现及时灌浆接缝,避免裂缝给水利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2.2.2 模板技术
        模板技术的应用分为模板制作安装、拆除以及自身要求这三部分。安装过程中,应选择有着较高质量的模板,以此来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拆除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方案以及设计方案来进行拆除,防止产生棱角破损。模板的自身要求应当合理,其自身要求主要是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模块的形变量应当控制在工艺标准之中并且较好把控。
        2.2.3 钢筋技术
        钢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钢筋的质量以及刚度、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安装工艺。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购过程中,对钢筋的选择必须有质量的保证,如果钢筋的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严重降低施工的质量。钢筋之间的连接技术主要有捆扎连接、机械衔接以及焊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钢筋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受力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对不同的施工位置、施工程度、施工成本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连接方式。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上升,而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水利工程中各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来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水利工程项目使用寿命的提高,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02):215.
        [2]孔馨梓.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要点[J].智能城市,2019,5(20):114-115.
        [3]王爱刚.对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30):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