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初探 张彤婕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张彤婕 冯立松
[导读] 摘要: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新时代下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摸索改进中求发展,便能更加明确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走向。
        天津筠轩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新时代下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摸索改进中求发展,便能更加明确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走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引言
        当前低碳经济理念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公共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管理需管理人员立足大局,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强低碳概念的运用,协调交通网,为人民提供便捷的低碳出行方式。
        1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简单来讲,所谓的“低碳经济”其实指的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业时代背景下,一种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点的生态型经济模式,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1999 年所提出的,而中国最早是在2007 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开始了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计划经济产业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周遭的生态环境却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为从根本上科学合理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其发展理念的本质就是通过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创新低碳技术和制度,从而研发低碳产品和提供低碳服务,在提升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此来深化调整和完美整合我国的产业结构[1]。
        2 低碳环境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交通规划缺乏系统性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大部分人的出行选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一系列原因,我国部分城市在交通规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与相关部门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交通规划不合理,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运输质量和效率都得不到有效保障,比如当前许多城市经常出现交通拥挤堵塞的状况,城市停车场满足不了市民的真正需求,不但影响了公共交通运输的质量,也增了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反。
        2.2 公共交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健全,对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是重要的保障。现如今,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存在行业分割问题,公共交通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政策协调性不强,存在反映不及时等问题。同时法律法规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上并不全面,只能从行业和方向上进行相应的管理,不能够综合协调和处理相应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公共交通运输中出现违规运输、浪费资源等现象,给公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无法达到低碳经济的相关要求[2]。
        2.3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不完善
        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公共交通工具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为市民的生活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现代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开始向智能交通运输方向发展,通过利用相应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来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社会化。虽然我国部分城市通过引进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和道路监控系统,在智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上进了一步,但是在部分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运输方面,仍存在着公共交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的情况。


        3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优化措施
        3.1 系统规划交通线路,宣传低碳出行
        合理便捷的交通运输网需要衔接性强、方便乘客转乘,如目前部分城市将地铁或动车的站点延伸到机场,方便乘客快速实现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换乘,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当前规划交通网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保证公共交通的持续有效通行。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设科学的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应注重信息的调查和反馈,对新增的居民集中点及时完善交通覆盖;应加强绿化,重视绿化带在道路上的缓冲和美化,帮助司机降低驾驶疲劳程度、减少交通事件发生概率。提高地铁和公交车的利用效率。地铁有专用的地下轨道,通行上不受交通状况的限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地铁的投资,加强地铁轨道建设,提高地铁运行效率和质量。公交车方面,可划分公交专用道路,如可为BRT设置专用车道和停靠点,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交通拥堵时公交车的运行效率[3]。
        3.2 完善相关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应结合当前的交通发展状况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民的出行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如当前网约车发展迅速,但网约车相关的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因此对网约车司乘人员的部分行为要进行规范,及时规避风险。对驾驶者、行人或共享单车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教育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如共享单车经常出现占道或与行人相撞等事件,一部分原因在于共享单车使用者和行人的交通意识不强,因此,需制定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行车规范,减少危险行为的出现。此外,公共交通驾驶员也应经常参加培训,驾驶时务必遵守行车规则,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保障运输安全、保护乘客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作出贡献。
        3.3提升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缓解当前交通运输压力,切实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化系统也是当前低碳经济视阈下解决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的重要战略,是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和乘客出行质量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企业需从根本上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意识,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以期在不断完善公共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3.4 加大新能源车的应用和推广
        在当前低碳经济下,新能源车的推广和应用,从某方面而言在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以及产业还需加快集中式充换电站、燃料电池加氢站、物流分拨中心的建设进程,以此来提高公共交通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为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并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速度也是目前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优化战略[4]。
        结束语
        交通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建设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交通运输业的体系建设,拥有健全的管理体制能够降低交通运输管理的成本,使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怎样科学合理地管理公共交通运输,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建设中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凤军.浅谈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6(4):104.
        [2]郑娜.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7(9):141-142.
        [3]陈存友.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9):40-41.
        [4]魏世勇.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2):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