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工作标准化管理路径探析 王娜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王娜
[导读] 摘要:在计量工作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对计量参数进行检验与分析,以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方式对计量工作中器具、设备、规范文件、技术标准等进行检定与校准,能够极大提高计量工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计量室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在计量工作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对计量参数进行检验与分析,以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方式对计量工作中器具、设备、规范文件、技术标准等进行检定与校准,能够极大提高计量工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同时,更需要提高对于计量检定与校准证书有效性的确定,这样才能够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科学性与专业性。本文从计量检定与校准中入手,分析计量检定与校准间关系,并对计量检定与校准证书有效性确认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
        引言
        计量检定业务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了计量检定机构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质量提升的战略部署,企业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产品质量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非常突出,这样的背景下,计量业务需求呈现出不断多样化、专业化的趋势,检定机构的业务量逐年递增,就笔者所在中部省份的地级城市漯河市来说,2018年,漯河市检测中心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6万余台件,出具各类检定、校准、检测证书28500份,庞大的工作量对管理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减少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定人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必须合理优化系统的功能设置,现从三个主要方面介绍下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法。
        1、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法律依据
        所谓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技术服务的计量技术机构。国家为了加强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确保机构为国民经济和计量监督依法提供公正、准确、具有法律效力的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根据《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LML)对法制计量实验室的要求,国家计量行政部门于2003年发布实施了《JJF1069-2003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规范》。后于2007年、2012年对JJF1069进行了改版,对管理要求、考核方法进行了完善,现行有效版本为《JJF1069-2012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从法律地位、技术水平和计量管理能力、计量标准装置和配套设备、计量检定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工作环境和设施、质量保证体系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作出了要求。
        2、加强对检定器具的日常管理
        (1)仪器的采购。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使用的仪器、仪表和一些计量器具都是进口产品,使用精度很高,这就对计量检定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检定使用仪器、仪表的质量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要选择采购精度高、使用方便的产品,如果使用一些精度低的检定器具对一些精度高的仪器、仪表等器具将会无法进行检定。(2)对检定器具的维修保养。大多数都是精密仪器,因此要按照检定设备的要求按时进行维修保养,使检定器具保持在良好状态,同时每次维修、保养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校验,要保证其检定的精度。当检定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如由于疏忽在潮湿、粉尘大的环境下进行检定后,要及时的拆解擦拭,防止出现影响设备质量的问题发生[1]。
        3、建立健全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体系
        3.1、技术标准化
        严格按照国家规程进行检定工作,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制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作业指导书。加强检定工作运行管理,按照实验室体系运行、《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检定人员均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操作,确保检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


        3.2、管理标准化
        制定人员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和范围、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等。建立健全计量检定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的程序,包括“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不符合检定工作控制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检定工作控制程序”、“检定方法的确认程序”、“数据控制和证书报告管理程序”等,注重各部门、岗位之间的配合、衔接和监督,规范相关人员的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和服务意识等,确保检定工作高质量、有条不紊地发展。
        4、做好计量检定技术革新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量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计量检定标准、规范也随之飞速更新着,因此,计量检定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做好计量检定技术革新管理工作,保证计量设备与计量检定规程之间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我国企业应当不断地更新计量检定技术,深度研究企业当前计量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企业当前计量检定工作效率。加强计量检定技术管理工作,应当在符合企业发展现状,满足企业未来发展核心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行业和企业的检定技术程序文件及相关操作手册,保障计量检定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企业应当及时地淘汰老旧设备和传统技术,打造更符合当前时代需求的数字化、智能化计量检定工作规范,通过对计量检定技术革新的有效管理,促进我国计量检定行业的健康发展[4]。
        5、考核结果的利用
        机构管理层应当把考核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体系改进的机会。要通过考核,来督促机构管理层加内部加强管理,建立合适的质量体系,提高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使机构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通过考核,来引起机构管理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检定装置硬件的重视。要通过考核,来使机构的各项工作制度化,对检定、校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最终保证机构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5]。
        6、建立计量检定经费保障体系
        计量检定工作的规范、统一本身需要较大的人力、财力成本,需要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于计量检定工作的资金投入,考虑将其列入专项投资预算之中,从而建立起完善的计量检定经费保障体系,避免因资金问题产生的计量检定失误。例如,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将资金投入集贸市场计量检定或者医疗卫生事业机构单位中,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这两方面计量检定工作困难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与此同时,在计量检定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上,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财政支持,保障计量检定设备检验工作能力与作业人员相匹配,以满足当前计量检定工作的基本需求,通过提升计量检定工作能力来加强对于检验率低等问题的解决,使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计量检定工作的基本需求。
        结束语
        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计量检定人员,首先要做到对出厂计量设备的定期检定工作,其次要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计量检定技术,做到对每一次的检定结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参考文献:
        [1]赵俊彦.标准化管理在计量检定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18):178-179.
        [2]曹珊珊,李婷婷,任亚南.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197-198.
        [3]蓝斌.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6):195-196.
        [4]常锋.计量检定测试记录标准化方案的制定[J].食品安全导刊,2019(21):47.
        [5]郜连飞,韩朋,秦心爱.计量检定测试记录标准化方案的制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1):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