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芳福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高芳福
[导读] 摘要:随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越发重视,国家对生态环境、绿色生活更加重视,不断提出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城市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清洁取暖、高效节能电器等技术研发等项目。
        身份证号码:46002619890204XXXX  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随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越发重视,国家对生态环境、绿色生活更加重视,不断提出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城市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清洁取暖、高效节能电器等技术研发等项目。其中,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在绿色、节能建筑行业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问题
        引言
        智能建筑集系统、结构、运营、服务于一体,通过优化组合可极大地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功能性与效率。智能建筑的设计可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如通信、计算机、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与现代技术与人们对建筑的高质量要求相符。在整个智能建筑工程中,电气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为此需要引起相关人员与部门的高度重视。
        1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原理概述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即在传统的建筑行业的基础上,将电气设计线路,电气设备在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信息技术的结合设计下,形成具有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智能建筑体系,以实现人们对建筑各项功能的基本要求。智能电气设计是将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将各项高新技术相结合,合理科学地布局,在设计的同时,还要能够保障整个设计的质量要求、安全性和各项技术的实际操作易用性等,这些都是电气设计过程中分析考虑的重点。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2.1综合布线系统
        这是智能建筑的命脉,因此要做好数据传输、其他各式终端的连接工作。在电气设计中,需科学地安排这些复杂错节的线路,使其整齐排列,促进高效化、经济性的实现。对于每条线路的具体走向,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线路走向主要包括水平、垂直方向两种,其中水平方向比较容易,具有较大的布置空间,而垂直方向需要在各个层间的设备小间内布置。而设备小间通常需要对网络设备、跳线架进行布置,为此,在设计时,需要在层面留出一定的空间,方便进行垂直走线。
        2.2层高设计
        当下,智能建筑的层数不断增加,为便于高层用户更好地使用优良电气设备,在电气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管线布置格外重视,因为智能建筑存在较多的生活功能。相比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会布置更多的管线,除最基本的之外(空间风管、电视天线、消防线路、强弱电电缆),还会布线一些桥架、数据线。而这些线路通常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相比于一般建筑,智能建筑的楼层高一些。在高层布置线路时,需对线路连接性、互扰性进行密切留意。
        2.3安设接线插座
        在智能建筑中,接线插座的安设主要有三种,即安放表面插座、配电系统墙、暖气罩与线路结合。其中,在不变更墙体位置的住宅中,比较适合安放表面插座;办公类建筑则需要对内墙进行重新布置,因此不适合。暖气罩结合线路,线路需直接通过外墙的窗下,适合在暖气罩附近安装插座,在大空间中比较适合,且需要对空间范围进行重新划分,在办公类智能建筑中具有适用性。配电系统墙作为一种固定的墙体,能够为配电设备而专门设置局部墙体,可以对配电设备的主要安置情况进行有效解决。
        2.4墙面与天花板
        智能建筑中的墙面与天花板同时具有舒适性、平整性、水平布线的能力。当下智能建筑地面电气设计主要包括预埋线、架空、特制地毯配线三种,其中地面水平布线需根据地面特点而定。天花板部位的电气设计,除了需做好空调送风、照明灯具的布置外,还需做好其他布线任务,确保全部设计整齐、有序。


        2.5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该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特点主要有几点。第一,致力于提高节能灯具的使用频率,有助于减少普通照明数量,可将节能灯具所具有的节能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第二,照明时刻充分借助自然光照,将采光井布置在智能建筑内部,可更好地采集与利用自然光。在建筑室内照明中,为更好地利用自然光、室内光,可选择具有良好透光性的材料。第三,在控制照明灯具上,通过对声光控开关的设置,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措施
        3.1明确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标准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价值,电气施工管理者应该将电气工程施工方案的整合作为重点,通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整合,明确施工标准,以满足电气设计的基本需求。通常状况下,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种设计标准:第一,明确智能建筑物电气设备的工程标准。智能建筑物电气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电气进行综合布线,例如,规范照明强度、光源以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路等,提高智能建筑电气世界的功能性。第二,明确智能建筑电气的节能性需求。通过对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状况的分析,在建筑施工中应该结合工程的基本需求,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增强建筑节能的表现力,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人员而言,在电气施工设计的策划以及布置中,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状况进行分析,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性、设备维护的便利性,为建筑电气项目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3.2智能建筑电气的配电系统设计
        伴随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设计中,为了提高配电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应该对建筑内部各级系统的运用作为重点,通过用电系统电荷等级的确定,在供电源上采用10kV的独立供电系统,而且,在供电方式确定中,应该采用单母线的分段设计以及自动设计理念,将混合式的系统设计作为重点,以实现智能建筑电气配电设备使用的有效性。
        3.3智能建筑电气的传输信道设计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为了保证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应该提高对传输信道系统的设计。通常应该做到:第一,强调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分析,明确复杂性的施工内容,通过工程施工方案的组织协调等,避免施工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保证智能建筑电气传输信道设计的有效性。第二,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人员,在电气策划以及布置中,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状况进行分析,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性、设备维护的便利性。第三,对于施工设计人员,应该将电气施工设备的使用作为重点,通过施工出场所强弱电线、运行路径的综合分析等,进行电网系统的科学布设,以实现综合布线设计的有效性,为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项目的整合提供参考。
        3.4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应该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为重点。首先,设计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系统的抗干扰保护措施,通过主动处理系统以及被动处理系统的运用等,提高电气设备抗干扰系统使用的稳定性,满足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的安全需求。其次,在接地保护装置设计中,为了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的安全性,为了排除信息的干扰,应该设置独立性的接地系统,将绝缘电阻控制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MΩ,而且,在接地系统距离确定中,应该将距离控制在大于20m的范围,以保证接地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整体价值。
        结语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但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涵盖了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复杂而综合的应用项目,同时也对其使用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环境和要求,既能实现设计要求又符合实际应用,并且要对设计方案中的安全质量要求加以实时监控,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带来的节能优势、高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国福.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2):165+167.
        [2]张齐鑫.关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