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 段文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段文
[导读] 摘要: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外部联系广泛,在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海南盈滨岛置业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000
        摘要: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外部联系广泛,在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因素的分析,对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对方法做出一定的阐述和剖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风险研究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招标投标,其对整个建筑工程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是保证施工效率的关键所在。若是在施工过程中缺少招标投标和监督,就会导致建筑施工的相关工艺和技术很难得到科学的管理与分配,从而导致项目的成本和投资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更不利于投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想加强招标投标的风险管理,就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进行绝对的控制管控。
        2、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
        2.1自然环境风险
        建筑施工过程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洪水、火灾以及沙尘等都直接影响着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另外,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不稳定的水文条件都是项目建设的潜在风险。承包商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并在合同中明确界定这些不可抗力的级别,并要求得到相应的协调或补偿。
        2.2工程量清单不准确
        在工程招标工作中,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单位对工程进行报价的重要依据。因部分业主对工程量清单理解不够深刻,且粗预算风气由来已久,使业主很难在工程前期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清楚,这造成工程在完工后决算阶段会出现许多纠纷。面对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低下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解决,其一是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时间,使业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编制招标文件;其二是对招标文件的编制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其三是对工程图纸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使工程图纸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
        2.3串标、围标、违法分包时有发生
        在招投标工作中,串标、围标、违法分包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投标单位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很大侵害,严重影响了竞标市场的公平环境。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许多法制漏洞,更有部分单位在中标后擅自将工程直接转包或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而其却从中赚取差价。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需从制度上入手,一方面要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办法进行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则要对投标企业在社会中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采取项目经理实名制,对“拦标价”进行合理设置。
        2.4招投标方法不正确
        业主在确定中标价过程中,一般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投标单位尽可能地满足招标文件中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标准;二是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能够与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实质要求相符。在实际评标过程中,业主常常采用第二个条件,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格只需要比其他竞标单位低即可,在此基础上需要保证投标价格比成本价高。要想解决该问题,需要同时兼顾竞标单位的报价评审与技术评审,同时还要在单价与合价评审过程中对单价组成评审进行全面考虑,在必要时还要聘用招标代理机构以及造价咨询机构来分析投标单位在投标报价中的各项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当作评标依据。
        2.5合同失误及合同条款有失公平
        合同失误:合同条款中存在错误、矛盾对立点、主要条款遗漏、未尽事宜、模糊不清等问题,都会导致编制投标文件或者在工程建设中出现失误,直接引发经济损失;合同条款有失公正: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设置一般会遵循国际惯例。比如FIDIC条款在责任条款以及工程变更、价格调整、质量保证,工程验收、不可抗力、工程索赔等条款方面体现了较为公正的特点。如果合同条款设置有失公允,那么风险的承担很明显就不合理,如技术规范要求苛刻,都将直接给承包人造成较大工程实施风险。


        2.6在评标、中标环节尚未能科学开展公开招投标管理工作。评标环节中不能保证评标方式的科学性,没有结合计分方式与综合评价方式开展工作;部分评标委员会成员缺乏专业性,未能针对成员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中标环节工作中,未能合理地进行中标通知发布处理,没有科学开展公示工作,且评标工作人员未能谨慎科学地开展合同管理工作,中标方甚至会私自将中标项目转交给他人,引发严重的风险问题。
        3、工程招投标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3.1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对施工周期短、工程量变化不大、风险较小的项目,可以采用固定价合同计价方式,以获得承包商在竞争中较低的报价。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项目,采取可调价合同。对于招标阶段建材市场价较高的项目,一定要在合同中增加材料调价条款,因为招标阶段与实施阶段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段攀升较高的材料降价的可能性较大,而继续涨价的空间较小。
        3.2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下应通过量价分离方式分担风险。对于招投标而言,工程量清单属于极为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属于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因此,需结合施工设计图、现场实际条件,编制完善的工作方案,保证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在招投标环节中还需保证清单内容的准确性,明确具体的单价与合价内容。投标方可以在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报价工作,结合项目特点,全面考虑施工环节,筛选最佳的技术方式、科学方案,以此提升决策准确性与科学性。
        3.3加强对招标人的监督
        凡是涉及使用国有资产、财政性资产、涉及公众利益的项目必须进入同一平台进行交易。项目的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装饰工程等各方主体必须依法进行公开招标。进一步规范邀请招标的项目,推行合理报价择优中标原则。在政府投资工程中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招标,并报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备案,防止标底和控制价过低。
        3.4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投标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要深入了解投标单位的机械装备、技术力量、管理水平以及在社会上的信誉度的情况,要对投标单位近几年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投标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资格等、履约情况、主要财务指标、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设备、关键人员等资格条件。
        3.5加强对评审专家管理
        强化对评标专家的管理,严格把控评标专家的资格、专家委员会组件和评标监督。加强专家的培训,包括法律知识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和业务水平,做到无愧于专家这两个和人民的信任。建立专家档案,实行终身责任制,对于不能人生专家工作的专家或者具有不良记录的专家,取消其评审资格,对于有违法行为,应当采取法律的手段,从严查处。
        结束语
        招投标工作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类因素的出现会对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造成威胁,其工作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质显,因此,加强招投标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完善招投标风险管理,加强风险影响因素评估识别、合理的规避和管理,才能确保招投标顺利运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招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有效促进招标投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萍,于庆波.建筑招投标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及应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14):177-178.
        [2]王青.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3]陈启恒.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2):77-79.
        [4]石卫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居舍,2019(12):125+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