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城市园林具有调节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中污染问题,对居民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可以极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随着各种新型施工工艺的兴起,园林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承建单位只有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才能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本文就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近几年,园林工程中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为园林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1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原则
1.1开发利用优势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植物物种多层次化,且植物资源多元化。这也使得我国被冠以“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植物搭配形式,所营造的景观效果各不相同。为利用植物资源的优势价值,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要遵循总量适宜性、植物多样性、配置合理性的基本原则,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2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园林工程施工应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宜区域生态环境的物种,增大植物的成活率,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与此同时,在选择本土树种时,要按照针叶与阔叶搭配、观花与观叶搭配的原则进行设计。
2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1遇水膨胀止水胶材料的使用技术
材料是新技术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膨胀止水胶可以较为便捷且快速地对漏水缝隙进行填补,故而被广泛用于各行业中。在园林工程中,遇水膨胀止水胶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渗漏问题。这种止水胶是一种无定型的膏体,一般封存于便于手持的外壳内。施工人员需将其挤入接缝区域,借助其自有的紧密特性和变形能力填满缝隙。当有水流经过接缝时,就可以发挥出止水胶的橡胶弹性和体积膨胀功能,避免水流侵蚀产生的负面影响。
2.2城市用水回收技术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较热门的社会发展项目,而园林工程的建设又与当地水资源的活动情况息息相关。如果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技术,将会扩大水资源回收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用水的社会价值。在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所以园林工程新技术要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首先,施工技术应用要结合城市水资源的区域规划,对城市用水的引入设计出合理的流经路线;其次,在过滤系统和回收装置方面,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多级过滤装置可供选择,通过技术应用要保证经过清洁后的污水能够满足园林日常清洁、流水景观、植被灌溉等不同需求,回收装置也同样有多种类型,如通过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智能控制回收系统,并可将回收装置与灌溉系统等其他园林工程要素相结合,最终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园林工程。
2.3自然雨水回收技术
加强雨水收集、雨水滞留、利用雨水资源是园林新技术的主要课题.经过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施工技术研究,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执行雨水回收策略。如通过园林人工湖泊和蓄水池的建立,有效吸引附近的雨水资源,并联合灌溉系统实现对园林日常工作的帮助;利用树木植物的栽种和多级排水结构形成有效的自然生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利用植物对雨水的阻挡和吸收,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和对地表的污染。新技术可结合多项雨水收集利用,实现吸引、吸收、过滤、蓄水、使用等系统功能,促进园林工程的生态性发展。
2.4园林灌溉技术
当前,微灌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节水灌溉方式成为新技术的主要工作项目,微灌技术参考喷灌和滴灌的工作方法,通过树立在园林中的小型喷头,控制每次灌溉的用水流量,这既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均匀缓慢地使园林中的绿色植物收集到生长所需的资源,而智能灌溉系统更是结合先进的物联网、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无人化的科学感知和智能控制,此项技术可严格控制灌溉的时间和用水量,促进了节水灌溉的科学化发展。
2.5园林边坡防护技术
边坡是园林工程常见的施工内容,自然流水产生的堤岸边坡和人工景观堆砌的边坡都是新技术应用的对象。通常,边坡防护技术可从专业工程和生态角度考虑。
首先,从工程领域进行分析,施工人员要收集边坡附近的水源、岩体等自然条件,以此完成对边坡高度和角度的设计,并结合工程力学的计算,适当增强边坡自有的坚固稳定性能以及采用额外支护工作进行防护。
其次,从生态绿化方面考虑,作为园林的一部分,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提供的抓地力实现对边坡的稳定控制,如此,就需要考虑植物根系的性能状态、边坡的土壤和岩层条件以及降水和流水的作用等因素,适当改良边坡土壤与植物共同形成较为牢固的整体,满足边坡稳固及园林的绿化要求。
2.6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是当前园林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新能源技术。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消耗,实现节省能源的效果。园林工程通常会使用大量照明工具,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太阳能技术通过太阳能吸收太阳光照,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照明工具使用的蓄电池中[2]。当使用照明工具时,其会从蓄电池中获取电能,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能够节省园林工程施工开销。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升整个工程的环保性,因而是近年来园林工程中引进的最有价值的新技术。
2.7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是指除地面绿化以外的所有其他绿化方式,如立交绿化、墙体绿化、立体花坛绿化等。立体绿化技术与地面绿化最大的不同在于,绿化种植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进行,并不是直接种植在自然土壤内,这对工作人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我国可用于绿化的土地有限,当前绿化用地无法大面积增加。因此,立体绿化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绿化方式,可以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绿化水平。同时,具备占地少、绿化覆盖面积大、见效快等优点,可在短时间内解决地面绿化不足的问题,丰富绿化层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动态平衡。
2.8地热泵技术
园林植物的生长对温度有着特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园林内需要设有各种温控设备来调节温度,从而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地热泵技术属于新型园林温控技术,可利用土壤中的热量,调节周边地表的整体温度,保证温度处在植物所需范围内。地热泵技术十分适合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还能保护土壤,防止土壤被有害物质所污染。
3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园林工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为此,园林工程施工人员需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注重整体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以此推动经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司广超,高晏利.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8(24):177.
[2]乔凡.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186-187.
[3]武新.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256.
[4]宋晓梅.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5):185-186.
[5]刘春玉.试析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