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秦伟伟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秦伟伟
[导读]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变革。
        滕州市华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变革。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因而在房屋建筑施工时,有关人员要控制好各个施工阶段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地基基础部分,要加大管控力度。只有做好地基基础施工作业,才可保证后续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在工期内实现高质量完工。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施工控制技术
        1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具有的特点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复杂性。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绝大部分施工程序都属于地下施工,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地基结构能够安全稳定,就必须针对不同的地质结构,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所以说,地基基础工程具有复杂性特点;其次,严重性。在房屋建筑中,地基结构是房屋建筑承载效果的核心。如果在进行地基施工中,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使房屋建筑稳定性下降,从而给房屋日后使用埋下安全隐患,甚至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最后,隐蔽性。由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属于地下施工,而且施工工序较多,非常容易出现施工工序被覆盖、工序颠倒等情况,因此,为了确保地基施工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加强对地基施工流程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房屋建筑能够安全、顺利的投入使用。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基本控制技术的作用
        2.1 提高地基土抵抗施工时的剪切强度
        对于地基而言,不同的地基有着不同的抗剪能力。但是无论怎样,地基抗剪能力都是存在限度的。若是侧向土压力变大,超出正常荷载后,那么建筑物就会出现偏移现象,地基隆起,边坡稳定性减弱,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好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建设,以此提升地基土抗剪强度,加强地基稳定性,提高房屋建筑建设质量。
        2.2 降低地基压缩性
        从本质上看,地基压缩性等同于建筑物的沉降现象,造成建筑物沉降的原因众多,常见的分为3类。(1)房屋自身荷载能力与填土荷载能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地基发生固结现象。(2)受到重力的影响,地基发生自然沉降。(3)挖掘地基时,导致周围地面结构受到影响出现沉降。为了控制好建筑工程的地基沉降度,需要将压缩性当作衡量指标,通过对地基压缩的不断测控与分析,控制并减少地基发生沉降的次数。
        2.3 提升地基动力特性
        地基动力特性是就是在发生地震时,建筑地基的松散程度。若是地基动力特性较弱,那么房屋易出现坍塌危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鉴于此,在进行地基施工时,需要加强地基的结实度,提升其动力特性,从而增强房屋建设质量。
        3 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
        3.1 开挖地基土方
        在房屋建筑施工进程中,开挖土方是首道环节,其与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等均存在相关性。在具体实践中,施工单位应派遣专职人员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立足于实况设定合理的土方挖掘方案,明确突发挖掘次序与使用到的技术工艺,准备好相应的器械设备。在土方开挖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孔位深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重要孔位的深度在硬持力层一定大于5m,可以酌情调整探孔深度。在挖掘承台基坑时,施工人员应依照土质涂层状况设定开挖坡度,且在承台尺寸外拓展1.5m后,将其设作为操作面。
        3.2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排桩支护施工技术。该支护技术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联合钢桩、混凝土灌注桩及锚杆等进行,并需要结合基坑土层的内部支撑状况,借此方式实现对土体的共同支护。

排桩支护施工结构主要由悬臂式、锚杆式及拉锚构成,以上结构常营的施工工艺以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及套管灌注等较为常见。
        (2)逆作法支护施工技术。这是现阶段建筑行业中较为领先的地基支护形式,在具体支护作业中施工人员需交替使用上部交替与土方挖掘两种方法,以减轻建筑基坑的负载。
        3.3 地基施工技术
        (1)铺垫材料。该环节的施工多数是在建筑地基软土表层进行,具体是敷设土工织物,这些织物通常具备较强的抗拉力,且耐腐蚀性、连续性较优良,这有益于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增强地基工程的承载能力,减少或规避地基下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从根本上维护了整个建筑的使用性能。
        (2)换土垫层。地基换土垫层处理具体是将地基基础范畴一定深度内,去除不利于施工的土层,继而选用一些强度相对较高的碎石、砂或灰土等再回填至并夯到密实,该种技术在淤泥质土、软土层等地基施工中应用体现出较好的效能,其宗旨在于规避地基沉降情况。在实际使用时,垫层常见类型有碎石、砂、矿渣等,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振动、水撼、根压等操作增强垫层的紧凑度,确保其密实度与施工要求相匹配,并加强土层含水量的控制力度,以确保其他地基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3)排水固结处理。在基础地基工程施工进程中,土质含水量较大的情况难以完全规避,这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之一。为应对以上状况,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排水固结法作出处理,其能起到加固土质的作用。在现实处理操作时,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垂直排水井进行架设,这有益于改善建筑地基排水条件,这有助于增强地基基础强度及其荷载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3.4 检测控制技术
        在房屋地基基础施工时,利用检测控制基础可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性。(1)要布控好检测点,对于基层支护变化较大的区域或是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要科学布置检测点。(2)要观察基坑边坡的变形状况,对基坑底部的测量位移以及开挖深入比值进行观察,以此了解基坑支护的详细变化状况。与此同时,要结合地基的地质状况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当发生异常支护时,可以利用支撑、回填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边坡质量。(3)在支护期间,要对地基基础进行一次以上的密度检测。另外,在施工时需要对季节变化、水害来源予以考量,进行针对性检测,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查找原因,依照具体工程情况做好排水措施。比如:需要对基坑支护与地基土质进行检查,以此提升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3.5 灌注桩控制技术
        此种控制技术就是在设计桩位上进行开孔作业,当成孔时在孔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以此制作出地基桩基。此种施工技术具备无振动、噪声小等特征,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某住宅楼项目中,需要利用3根试桩、63根工程桩与10根苗壮进行施工,同时各个桩基对钢筋缓凝土规格需要存在差异,有关部门要依照具体工程桩基规格来调整施工工艺,制定好详细的施工工序,以此提升地基基础工程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地基基础就是整个建筑项目的基础,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桩基方法,降低成本,满足人们的环保要求,并在现场制定最适合实际环境的施工方法。在确保桩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的同时,必须采取适当的计划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后必须建成满足规定要求的地基基础,为施工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会更便于建设项目后续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晓文,侯春燕.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居舍,2018(29):41.
        [2]陈号朋,郭峰.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2):46.
        [3]杨光.当代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