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呈现明显扩增形势。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不仅属于国家基础设施之一,而且还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在水源质量和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基于此,如何才能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使其施工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研究命题,所以,笔者就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这一问题展开具体地分析,陈述和说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并提出我国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前言
水利工程是一个涉及方面广、且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并且水利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的同时,更充当了我国工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这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进步日益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同时我们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推进方面也较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需要对工程中的每一项工序和每个环节都格外重视,保证其具备良好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程度,防止各类工程风险和问题的发生。
1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施工管理特点
水利建设通常来讲都会涉及到较广范围以及较大工程规模,因此在施行施工管理时,针对当地现有的气候状态、地形特征以及其他生态要素都应当全面加以考量。因此可以得知,水利工程体现为复杂性较强的水利施工流程,具体而言呈现如下的施工管理特征:
首先是多学科彼此交叉。水利施工牵涉多种多样的学科原理,在这其中包含化学学科、物理学科与工程力学。作为施工管理者而言,针对上述多学科的常识都要着眼于全面加以了解,在此前提下给出因地制宜的施工改进举措。反之,针对水利施工如果欠缺了多视角与多学科的考量,那么很可能表现为片面性的状态。其次是不可确定要素给施工带来影响。当前施行的较多水利建设项目都设有很长的施工周期以及较大工程总量,因而将会涉及到不可预知的各项要素。从自然要素的视角来看,某些施工流程将会遭受突发性的泥石流、水灾、滑坡以及地震影响;从人为要素看,施工人员如果没能依照特定的流程来施行水利施工,则可能会减损整体上的水利项目质量。在严重情况下,某些水利建筑物还将会表现为渗漏或者坍塌等风险,以至于威胁到最根本的人身安全。第三是必须遵照现有的法规。在当前阶段中,针对水利项目应当遵照特定的法规予以全面施工。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针对水利施工已经拟定了《水利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上述法规的根本宗旨在于保障水利建设符合基本质量,进而全面保障了水利建筑物具备的安全性。因此作为项目建设以及项目施工的有关主体而言,应当能够切实遵从上述法规来规制自身的各项施工行为,严禁表现为违规以及违法施工的不良现象。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现存的问题
2.1相关人员缺乏质量控制意识
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工程的质量而更加注重施工进度以及实际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加机施工进度、提高自身效益,而过度的缩减人工以及材料费用,在工程中埋下安全隐患,这样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更有甚者,认为一些管理工作是没有必要的,严重缩减人工开支,使相关的管理部门成了虚有其表的“空架子”。
2.2监理工作规范性不足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科学、严格的监理市场,因此监理工作是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现有的监理工作并没有能够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另外从事水利施工监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化程度不足、缺乏良好的责任感,致使整个监理市场都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监管工作缺乏力度,所以并不能够实现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水平的有效控制。
2.3技术水平较差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技术水平是相对落后的,这主要是因为优秀技术人员的匮乏、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创新技术能力不足等。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出现疑难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而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难有进展。
3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要保证该项工程具有科学性、安全性特点,则应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合理构建质量控制的完整体系。而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发现,其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3.1监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监理制度的科学应用,可有效避免发生偷工减料等情况,从而对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为了保证监理制度的合理应用,需要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同时还应组织人员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监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为更好进行工程监理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行业流程进行,使其更具规范化的特点。
3.2加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一方面,强化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规章制度均应进行贯彻落实,并对施工人员自身法律意识、职业素质进行加强,以保证施工流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使其施工标准得到具体实施,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构建常态化的培训机制,不仅需要包括业务技能,而且还应包括职业道德,使其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均得到提升。
3.3强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首先,合理构建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由项目负责人、领导人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惩罚规定的科学制定,并对其进行具体落实和执行。其次,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力度,针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标示,以达到警示作业人员的目的。最后,向领导、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利用现场操作或视频教学方式,使其安全意识得到全面提升,针对考核未合格人员需要进行再次培训,待合格后方可从事岗位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清除。
3.4严格掌控施工全过程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漫长的,提升其质量水平还需要对施工的全部过程进行掌控,这样一旦在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从设计到验收全部都是环环相扣的,是有着其内在联系的,全部过程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及合同的要求进行,不管是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更要严格掌控。可以将整个施工过程全部细化,分割成不同的部分,专人专责,为工程的质量水平提供保证。另外假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要严格记录,及时解决,对于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事后要认真分析总结,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5注重安全监督
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量比较大,而且施工时间也比较长,因为这种因素,导致水利工程的安全的不到相应的保障,在我国,因为施工安全防范水平低下的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建设施工企业不能按时完成施工,它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企业处于不断亏本的状态,特别是要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竞争,如果没有较高的施工进度风险防范意识与防范措施,就很容易因为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而不能按期完成项目的施工,要受到合同的经济处罚,甚至可能会造成企业项目施工的亏本。从这个角度出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研究与防范是一个刻不容缓的。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得到控制,直接关系到其各项功能的发挥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制定,并对质量控制要点、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保证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把控,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提供保障。另外,还可以通过监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加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强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等措施,以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进强冰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14):112-113.
[2]王书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