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安全培训的探讨 孙永强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孙永强
[导读] 摘要:安全培训是防范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而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又是企业安全培训的基础。文章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进行安全培训的方法。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安全培训是防范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而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又是企业安全培训的基础。文章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进行安全培训的方法。
        关键词:员工;安全培训;方法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项基本国策,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安全培训是防范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针对企业组织中不同层次的人员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谈的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一方面安全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护现场的员工,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落实最终要依靠现场员工,因此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最基础的保障元素。同时客观事实表明,发生的事故近80%是由于员工自身“三违”原因造成的,人的安全可靠与人的安全意识、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都有关系,因此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事故最根本的措施,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培训的重要基础。
        二、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些企业在开展安全培训过程中存在盲区问题,少数员工成为安全培训的“漏网之鱼”,给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这部分员工大致包括四类群体:一是管理人员。主要指基层区队的副职和技术人员,“特殊”的身份使他们成了“正职不管,员工不能管”的特殊群体,长期游离于安全培训之外;二是后勤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基层区队的办事员、材料员、值班员等;三是各类休假人员。在享受法定假期期间不能参加区队组织的各类安全活动,假期结束后,企业又没有很好地落实补课措施,导制这一部分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参加安全学习,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及各项安全措施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
        一些企业安全培训针对性差。由于企业工种岗位多,安排的学习内容很难做到对每个队、每个岗位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加之,一些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安全培训的灵活性,每次组织安全活动只是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长此以往,枯燥的学习内容会让员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一些企业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从而形成“年年栽树不见绿”的现象。
        企业只有做到安全培训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健全完善各类学习机制,实施全方位的安全培训;才能消除安全培训盲区。只有紧贴企业实际,紧贴具体工种岗位实际,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情感性地、经常性地开展安全培训;才能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
        三、企业员工安全培训的方法
        对企业一般员工的安全培训通常采用课堂讲授法、实操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随着我国安全治理的不断深化,企业安全培训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


        员工的三级培训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安全培训形式,主要方法和内容如下:
        1.厂级培训:对新入厂的工人、大中专毕业生在分配到车间和工作岗位之前,由厂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情、厂情培训,劳动法和劳动合同培训,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文件,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企业内不安全点介绍,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
        2.车间培训:新工人和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由车间进行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车间生产概况、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的分布和性能,本车间安全生产情况,车间劳动规则和安全注重事项,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情况及安全事项,车间级培训主要采取现场观摩讲解的形式。
        3.班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工段、班组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安全规章制度,各种机具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作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治理等,工作点的尘源、毒源、危险机械、危险区的控制防护办法,讲解事故教训,发生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等。
        除了三级培训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培训:
        1.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安全培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的改革,人员的优化组合以及产品调整、工艺更新、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岗位、工种和习惯做法的改变,必然引起员工的不适应,对他们进行转岗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2.特殊作业人员培训:主要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四周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工种,比如电工、压力容器操作工、金属焊接作业等,对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专门培训,培训后经严格考核,由劳动部门颁发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许可证,才能持证上岗操作,并需要定期复审,复审考核不合格的禁止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3.季节培训:结合不同季节中安全生产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超前思想培训。比如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火防冻。
        4.节日培训:统计表明节假日前后是各种事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因为节日前后员工情绪波动较大,节日培训就是在各种节假日前后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5.施工作业前的安全培训:凡是较大型的施工作业,任务紧,人员多而杂,交叉作业,工作环境复杂恶劣,所以要把住作业前的安全培训关。
        四、结束语
        做好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员工群众中,人人从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概念,把握扎实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
        参考文献:
        [1]郭绍芳.浅论人力资源开发[J].理论探索,2005,(03)
        [2]陶云武.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