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抚顺市 1132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非常有利于民生建设,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点实施项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对于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开展农田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能够减小自然灾害对种植工作的危害,提升农业产出,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还能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强化文明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渠道;维护保养;措施
一、农田水利渠道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人为因素产生的问题。就我国的农业发展而言,鲜有大规模的农场式经营。家庭式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设多是以较小的规模展开。这样的情况下,渠道的施工作业便会受到较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例如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等。这些都可能对水利渠道的建设以及后期应用带来不便。除此以外,施工人员的不作为也同样威胁着水利渠道的质量安全,例如渠道基础未夯实,对渠道材料的检测不严谨,新旧渠道之间的衔接不通畅等。作为水利渠道的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需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2、施工条件恶劣。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条件的优劣也决定了施工成果的好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工具作为水利工程能够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其本身也是农田水利渠道建设的关键。例如在渠道的施工过程中,精准的计算出水位高度,以此来确定出最终的灌溉效果以及渠道的设计条件。而这一系列的测量与计算都相对复杂,不仅需要测量计算水流的方向、农田灌溉的实际需求量,还需对施工灌溉区域的自然情况进行衡量,以此来确保能够正确的掌控水文条件。
3、渠道建设所能够使用的材料有限。由于农田水利渠道的使用性质以及建设规模,决定了施工材料的局限性。这在材料技术层面上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施工人员在对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如果无法就材料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掌握,也容易置办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对于最终的建设效果而言,自然是不尽如人意。而一旦水利渠道出现坍塌或是渗漏,渠道本身不仅丧失了灌溉的价值,其也会演化成危害农田生态的杀手。当前混凝土作为水利渠道修建的主要材料,其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也会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脱落或是老化的现象。这一方面会威胁农田灌溉,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水源的有效调配。同时后期在维护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渠道也需要耗费一定的维护与保养成本。所以在水利渠道的规划与设计阶段,施工材料的局限性也会对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受制于不同因素的限制,水利渠道的设计也必须牺牲一部分性能指标,而就最终的设计成果能否满足实际的需求,能否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
二、农田水利渠道维护保养措施
1、加强渠道维修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强化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度,并提高工程渠道管理及保养意识,让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出农业灌溉与生态维护的重要作用。
1.1制定渠道管理维护制度时,工作人员可以寻求周边农民帮助。例如,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工作,让农民填写渠道管理的问题及管理建议,积极主动的协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工作。在进行调研工作前,水利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让农民从详细讲解环节中明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造目的和具体应用原理,学会辨别及认识水利工程渠道的问题特征,能够给出正确的渠道管理及保养建议。例如,在强降雨恶劣条件下,水利单位会先进行蓄水处理,然后根据降雨量来合理安排农田灌溉计划。
1.2工作人员可以翻阅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经验记录,找出渠道管理弊端,进行管理制度内容的补充及纠正。当农田水利工程周边环境无明显变化、各种农田水利数据维持不变的情形下,适当参考资深水利工作人员的渠道管理及保养意见,制定出更适应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管理的制度条例。
在制定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制度后,随时进行更新改进工作,确保管理制度与时俱进,不仅能够解决水利工程发展问题,还能符合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杜绝人员与技术不配套的问题。
1.3细化管理职责,形成严明的水利工程渠道管理体系。将责任分至每一个具体员工,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岗位责任感,做好本职管理工作,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井井有条的岗位分布制度会创建良好管理氛围,员工在这种大环境下会争做优秀员工,并进行合作及监督管理,科学合理运用水利渠道维修设备,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功效,强化水利工程渠道管理工作。在对水利工程渠道进行维修管理及保养工作时,要强化监控力度,切实把好工作的每一项关卡,避免工作中存在技术性失误或外在影响,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运作出现问题。
2、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农田水利是一项长期运行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会运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性投入。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工程渠道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因此,在对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进行维修管理及保养工作时要引入先进科技技术,对水利工程渠道结构进行改革,在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提升工程渠道的使用功效,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水利单位可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对外交流工作,吸收国内外先进工程渠道维修技术理念,提升水利工程保养质量,让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水利功效。
此外,还可以将比较先进的渠道管理设备引入进来,替换原有的老旧设备,改变运行慢且维修效率低等问题。设备与人员的双向技术保障会让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工作的效率快速提升,减轻水利工作人员的维修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错误几率的出现,避免大量经济性损失。在运用新型技术与工程渠道管理设备时,维修人员要定期巡视,以免设备在保管期间出现故障问题,影响渠道维修及保养工作的进程,给水利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3、增加渠道维护资金
3.1寻求政府援助。水利工程渠道维护管理及保养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投注大量资金能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维护管理工作,并且能够加强渠道维修管理的监督力量,让渠道管理达到理想效果。政府进行资金输出,能将农田水利工程费用纳入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资金达到最大利用率。
3.2找寻外部投资。在进行水利工程渠道维修管理工作时,可以运用外部投资的方式,让其支持国家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为国家经济做出重要贡献。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国家的资金压力,还可以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一个全民性的工作,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收益。外部投资企业通过投资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可以提升外在形象,赢取国家支持,获得更多经济收益。此项政策能够达到双赢目的,还能让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实践性。
3.3提升水利效益。水利工程可以运用水利发电制造经济价值,来维持工程渠道维修管理及保养工作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在提供用电服务时,应拓展水利发电的潜藏用户,让企业、个人及其他单位能够积极支持水利发电经济性建设,为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给予资金支持。还可以进行其他经济性对外贸易工作,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潜在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农田水利渠道建设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在今后工作的开展中不断强化对于水利渠道的维护与保养。通过相关建设与保养制度的确立、施工材料的甄别与优化、施工技术的创新、施工及管理团队的建设与优化等方式来切实提高农田水利渠道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明.加强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综合管理的策略探析[J].大陆桥视野,2018(22):432-434.
[2]杨为民.水利工程渠道的维护及管理方法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7):320.
[3]祝国江.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养护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