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用电安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朱毅
[导读] 摘要:电力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工程建设施工效率的提升,电力的安全可靠应用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上海翔霄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摘要:电力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工程建设施工效率的提升,电力的安全可靠应用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以朱建路(青浦闵行区界——规划开兴路)道路改建为例围绕安全用电,对电缆布设与设备布置,以及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朱建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技术;用电安全
        引言
        道路改建以便利车辆通行为目的,改建期间部分道路仍处于运行阶段,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随着经济的发展,配电网在工程施工期间应用也越来越多,它提高了建设施工效率,但也具有较高的用电风险。道路改建中配电网应用广泛,有效保障用电安全对于成功推进道路改建施工意义重大。
        1朱建路及临电布置
        朱建路东西界分别是规划开兴路与闵行青浦区界,全长约3.42km,属于城市次干路,双向六块二慢车行道。本工程范围内有7座新建桥梁,横断面宽40m,为了避让现有建筑,宽度调整为38.5m。
        鉴于施工内容与分布状态的考虑,本工程设计为4工区。根据各个工区情况进行用电临时布置。本工程施工阶段只有桩基施工环节用电量大,同时大临位置临近二工区和三工区的交界处,加上三工区、四工区范围广,故临电布置设计如表1所示。
        表 1 临电布置设计表
       
        2基于安全用电的电缆布设与设备布置
        2.1电缆布设
        施工沿线接电电缆选择三相五芯制的,均挂设在彩钢板围护内侧,间距3m,遭遇出入口以埋置方式过路。结合实际需要设置400A/250A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2变电箱位置
        本标段大临位置变电箱设置在K1+500附近北侧。大临设施内;三工区变电箱设置于 K2+160 附近北侧;四工区第一个变电箱设置于 K2+580 附近南侧,材料加工间内;四工区第二个变电箱设置于 K3+080 附近南侧,材料加工间内,如图1所示。
       
        图 1 变电箱位置示意图
        2.3配电装置设计
        临时供电线路从电源箱变引出后设置 XL-400 型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根据需要设计,统一编号。管理人员生活办公区与施工人员生活区拟选择1×400A一路配电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各个区域拟选用BD250A分配电箱;工区设置3个配电箱拟选择3×400A两路配电方式,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设置BD250A分配电箱;办公生活区房内的照明电源,均选用单间为一供电单元,设一套30A熔断器,同时采用32A单相漏电开关电箱分接。宿舍设置两灯四插座,办公室设置两灯三插座。灯头线路采用3×1/1.5mm2铜芯线,插座线路采用3×1/2.5mm2铜芯线,外端进户线采用BV16mm2多股塑铜线,每间宿舍/办公室独立设置专用空调线路。线路均采用适配塑管,严禁自行分接,均分三相电源。
        3.基于用电安全问题的制度保障与技术措施
        3.1用电安全管理依据
        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编制组织设计,获取主管部门批准,将其作为临时用电依据。严禁任意修改方案,实际施工期间如果需要调整,采用书面方式申请,经批准实施[1]。针对安全技术措施、电气防火措施,制定与完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落实电气安全值班责任制与值班交接班制度,定期检修电气设备。为了全面保障用电安全,构建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含全面用电安全相关资料,为用电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3.2施工现场安全配电
        采用TN-S 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临变处到达施工现场配电主干线沿着规划沿线内侧敷设。分配电箱选择BD系列保护电箱,禁止自制电箱与非标准电箱,固定电箱电阻<10欧姆,局部施工用插入式碘钨灯,大面积施工用高架镝灯照明,危险程度高的区域均使用安全电压。依据负荷计算设计确定导线截面,禁止任意确定,以防范火灾事故发生。此外,电缆过路穿管敷设需要注意防范车辆碾压。
        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临电施工区域,全部低压馈出电源电缆选择三相五线制的,敷设期间注意保护零线引出,严禁任何地方零线和电气相连。采用埋地或者沿围墙的方式敷设电缆。具体而言,采用埋地方式,应先行采集地下管线布置信息,表面与地面相距应>0.7m,并在其上侧与下侧各铺5cm厚细砂,并覆盖砖。过路与井口位置采用穿钢管(内径>1.5倍电缆外径),电缆两端编号。注意敷设前核对型号、检测电阻、检查质量等,包括技术规格、长度、外观等。
        如果输电线路较长,则重复接地,与保护零线相连,各个用电点总配电箱附近打入L=2.5m,∠50×50的钢角1根,接地电阻<10欧姆。馈出于总配电箱的分配电箱,每个回路开关接流量、短路电流量均与备用电气设备相容,应用设备前需要检验开关动作正确与否。保证配电箱、开关柜等安装牢固,附近禁止堆放杂物。
        照明均用软质橡皮护套线配线,不得拖拉、缠绑导线,漏电开关保护接零,办公区域用塑料护套线,金属外壳灯具,金属支架保护接零,禁止器件外露,固定架设镝灯,安装高度>5m,其余室外照明设备安装高度>3m。施工现场、井口灯具选择GGD-1000KW镝灯,电压380V。室内照明设备选择荧光灯RR-40,电压22V。临时生活区域与办公区域采用镝灯灯架,重复接地。
        3.3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具体如下:依靠TN-S供电系统。全部开关箱以及分配电箱设置三级漏电保护。由专人管理开关箱,独立设置与应用动力照明开关箱。分配电箱满足分支接线条件,重复接地,统一编号,定期检修。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到干燥通风且常温区域,注意防尘防雨。平整变电站附近区域,禁止堆物,室内地坪高于室外,防积水。生活区域导线用绝缘铜线进户,做好防雨[2]。开关箱内动力与照明不得混用。电工持证上岗。临架线路、设备保证绝缘良好,用完及时拆除。施工中,电动机械、电气设备因为照明需求撤除后,注意排除带电电线。人员易接触到的镝灯架,应设围栏,挂警示牌。如需停电施工,应在切断电源开关上挂警示牌。焊机放在防雨、通风佳的位置,焊接现场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低压线路、电气设备依据要求进行漏电保护、接零保护。最小绝缘电阻>0.5欧姆。现场钢结构作接零保护,在设施电源进户点进行重复接地。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安培,开关动作时间≦0.1s,注意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情况,做好记录。日常管理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并做好“五防”工作。
        3.4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建立并落实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与检查制度。定期检修电气设备,一旦发现出现烧坏或者绝缘损坏问题,应马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建立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电气工作人员应做好安装正确、拆除彻底、维修及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流程要求定期检查电箱、电气元件等,保证电气设备接地良好,及时整改于要求不符的设备,巡视施工现场并做好线路检查工作,避免发生拖拉问题,发现违规违章行为及时整改。室外露天电气设备应保证拥有良好防雨性能,或者可以采用防雨设备,绝缘测试满足要求后才可使用。落实安全用电责任,根据施工需要详细制定计划,合理配置资源,严格管理用电,做好安全用电、绿色用电。
        3.5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在组织措施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包括易燃易爆强腐蚀材料的管理、防火责任制、防火教育制度、防火检查制度、防火领导体制等。提高重点区域、危险区域的管理力度,严禁烟火。做好日常电火防范安全教育,培养施工人员防火意识。检查人员、领导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还应建立专业防火团队,提高电气防火针对性,根据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等级为其提供适宜的照明设备[3]。通过负荷的相关线路,例如,照明线路,必须采取负荷保护。电气设备集中区域严禁烟火,例如,变电所、发电机室等。
        在技术措施方面,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导线截面,科学配置与更换保护电气,严格监控线路、电气设备断路以及过载的状况,并给予持续可靠保护。导线若需要架空或者暗埋敷设,则应当严格按照规范研究设置安全间距。电气设备集中区域,应当配备绝缘灭火器,同时严禁烟火。所有电动机根据容量给予其配备熔断器漏电保护。所有电箱均选用阻燃材料或者高强度绝缘材料。想要使用明火,此前必须办理使用明火的手续。禁用大容量电气设备,例如,大容量家电。施工现场、人员生活区保留消防水龙头,间距<100m。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及施工区域,均应准备好灭火器,并做好危险品管理工作。如若发生电气设备燃烧,需要马上断开电源,同时使用干粉灭火。
        结论: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朱建路道路改建施工如期进行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朱建路相关情况,提出了基于安全用电的电缆布设以及设备布置方法,同时为了保障用电安全性,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保障策略,以期最大程度上规避安全用电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华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理策略分析[J].居舍,2019(35):140.
        [2]陈兴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点思考[J].冶金管理,2019(23):107+140.
        [3]陆生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