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许清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品档次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宁波九合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品档次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时至今日,土建依然受制于投资标准,房地产企业转向建设园林景观,并取得良好成效。自此,设计优化住宅区园林景观,已经变成我国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建设原则与追求目标。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外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技术经验,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对相关人员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现状;对策
        引言:园林是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其任务就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让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居住周边环境,尤其是居住区的环境。所以,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崇尚环境”的设计思想,努力使园林的设计达到住宅小区的要求,为人民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住宅小区园林的设计。
        1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生态原则
        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居住小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整个小区的生态环境并非自给自足的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的小区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需要外来干预不断投入、交换方能实现的。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原则就是探索人与自然的最优关系,在保证小区生态稳定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外来投入,利用自然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更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化。绿化种植设计生态原则,应注重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使用需适当、有节制,应禁止盲目大跨度调苗。小区户外不同空间和环境对植物配置方式需求不同,应丰富配置手法才能满足场地与人的需求,乔灌草组成的复合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好、自身结构最稳定、生态效益最大,提倡广泛应用于小区园林景观。园建、水电设计生态原则,应注重节能节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应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江头某小区小区外围沿街铺地与市政人行道为花岗岩铺地,近期厦门市政人行道海绵改造时,小区业委会向街道提出申请,将花岗岩铺地更换为透水地坪。在雨水丰沛区域,使用渗透性铺地,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克服地面积水问题,便利行人。
        1.2 科学布局,保证园林景观的质量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人们对生活的园林景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再局限追求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园式景观。科学布局是保证园林景观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合理布局,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笔者认为,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应该不少于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要求高一点话,应该达到 50%以上。而且,在植物布局方面,我们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对于景物的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流暗花明”的感觉。同时,住宅园林景观要形成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格局,以纯自然的手法,将山体直接引入宅间,水与山体是连通的,山泉顺流而下积聚成潭,动时流水如琴韵,静则碧波可映月,要合理配置一些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良好的生态娱乐环境。此外,在园林景观布局中,我们还可以充分考虑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加入一些地方特殊或者民族风情的元素,使园林景观布局更加合理和科学。
        1.3 艺术性原则
        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在生态上的和谐统一,又要体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人们由视觉观察到得出景观评价是一个心理感知过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景升格为意、境,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富含当地人文特色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2 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分析
        2.1 设计上片面看重形式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然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原则的城市,居住小区也是如此。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流于形式,忽视其本质的功能性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 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园林建筑景观的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却出现了不能满足社区居住者的现 象,而且设计的质量较低。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实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
        2.2 设计上缺乏文化氛围
        设计上缺少对本国本土文化的挖掘。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绿化面积都是按照国家规 定面积进行规划,作为绿地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包括树种配置的地方特色、小品设计的地 方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风情,缺少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创新,搬抄现象严重。
        3 改进住宅小区园林设的对策
        建设园林化住宅小区,必须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强调以人为本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 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住宅入口到分户人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 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还应多为景观考虑,与景观沟通,让景观参与其中。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应从项目开始就介入整个设计,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开发商应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与住宅区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3.2 强化儿童游乐区域
        在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儿童游乐区是保证功能性、现代性的重要构成。随着人们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住宅小区要有别于传统的居住模式,设计单位要敢于创新,在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儿童游乐区域的设计中,可以尝试摆脱常规设计理念,在保证安全性与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到美观性、创新性。例如,设计单位可以着重强调儿童游乐区域的游戏空间,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游戏设施,同时还要保证儿童户外游乐区域的运行规律。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住宅小区的儿童游乐区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幼儿区域、学龄前儿童区域、学龄儿童区域。在不同区域中,设计单位也可以加入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元素,例如攀爬墙、植物学习园、小迷宫、起落器等等,同住宅小区的整体风格相辅相成,让孩子们可以健康无忧的快乐成长。
        4 结束语
        当今住宅小区已不仅仅只满足居住的功能,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愈加重视起来。住宅小区内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而且又为人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了空间。住宅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绿色植物的堆砌,它更是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表现了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刘天明.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与文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5(21):282.
        [2]陆立刚.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6(18):114-115.
        [3]李素芬,林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初探[J].现代园艺,2015(22):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