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13112419860707XXXX
摘要:地基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其施工效果将直接对工程上部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是软塑性状,地基的承载力不足,空隙比较大,如果受压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科学的处理软土地基,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建设使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
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的受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水利工程的基础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于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其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
一、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要科学有效的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保证水利工程地基更加稳定,为此要选择合适的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换填法
如果淤土层比较薄,可以挖除淤土层,换填石灰土、水泥土、粗砂等处理地基[1],由于砂垫层有很强的渗透性,成本高,因此水利工程通常选择换填水泥土。换土法要选择压密特性土进行回填压实,形成持力层,使地基承载特性发生变化,使其稳定、抗变形能力得到提升。施工过程中要对坑边的稳定性进行关注,保证填料的质量达标,填料需要分层进行夯实。换填法一般适合在处理浅层地基或者地质结构特殊的地区应用。
2、排水固结法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时,排水固结法也是比较常见的,其构成涉及排水和加压,通过不同的加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2]。排水固结时,利用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进行加压管理,或施工前通过加载预压的方法加压预压处理,减小土体空隙,实现固结的目的。此外,排水系统可以很好的利用透水性,地基中设置排水系统时需要利用排水装置实现集中性的排水。
3、高压喷射注浆法
依据科学配合比例将有两种特性的浆液融合起来,通过泵将混合好的浆液倒入软土地基土层中,在土层中使浆液扩散,使其渗透进去,并硬化地基,加固地基,实现防水的效果。这种方法处理的步骤如下:钻孔、插管、高喷施工与冲洗,实现粘结凝固的效果,保证土质被饱满的填充。
4、添加剂技术
处理软土地基时利用添加剂技术可以在土层中添加水泥、生石灰等材料,改变土壤成分进而改变土壤结构。使用添加剂技术能够强化软土地基的凝固性,使其更加坚固、稳定。但要注意,使用添加剂技术时,施工人员要准确把握添加剂的使用量,并结合土壤具体情况对添加剂的比例进行调整,使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平衡。
5、预压技术
施工人员要事先在拟建建筑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静荷载,压密地基土之后卸除荷载。预压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建设完毕的建筑物沉降量降低。预压时,施工人员需要向软土地基施压,使沉降工作有序开展,并强化地基强度。此外,预压技术使用中,真空预压技术也是一种,这种预压载荷是大气压,对地基抽气时会在软土中形成真空度[3],然后将土壤中的一些水分抽出,加固地基土。预压技术中,堆载预压也是比较常见的,施工人员在地基上放置水、石、砂等,固结地基,并进行下一级载荷施压,保证荷载与设计需要相适应,防止在堆载时出现地基被压坏的问题。
6、加筋土技术
处理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时,要在软土地基层中埋置抗压力较强的拉筋,通过土颗粒位移、拉筋产生的摩擦力让加筋材料、软土形成整体,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使变形的几率得以降低。
二、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1、科学组织策划工程建设
处理软土地基时,要提前对工程建设地区的地形地势等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施工计划,使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工作有序推进。勘察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水文特点、地质构造、周边建筑等情况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相关资料,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是可行的、科学的,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此外,水利工程建设不能选择低温高寒天气,若温度低,是很难保证深层搅拌桩施工的质量,所以必须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使施工顺利推进。
2、科学选择施工流程与工艺
在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要保证施工流程、工艺的科学性,使施工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一般在施工中要按照以下工序进行:明确施工边线、清理地表、抽排水、挖掘淤泥、清表至设计高程、抛填块石、碾压等[4]。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建设都需要进行质检报检,质量达标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建设。
3、科学收集、分析处理相关数据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有很多潜在的、危险的因素,施工中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这会对地基处理的效果、质量等产生影响,并且威胁工程设备、人员等安全性。为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广泛的收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信息数据,并对这些数据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明确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而能够提前了解其中隐藏的安全隐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设计,提高其科学性,对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4、客观评估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软土地基不够稳定、强度差,若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建设之后的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换填软土地基,或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为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在使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前,施工人员要先科学、客观的评估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了解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相关指标,比如土体结构的承载力、土壤热化效应等,掌握这些数据之后再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施工,从而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
5、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施工企业要选择科学的质量控制策略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减少质量隐患的出现。施工时,要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待上一道施工工序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建设[5]。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材料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质量检测,保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合格的、达标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要有专门的区域进行分类放置。对于施工技术,要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时,是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底,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班组交底。施工过程中要对工作开展、涉及到的相关要素进行记录沟通,避免出现交底不清晰、遗漏等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为此必须要科学的处理软土地基施工,选择多样化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加固软土地基,使地基更加稳定,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保障,顺利实现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淞,辜禹峰,刘毓川.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20,39(01):41-43+47.
[2]江锋.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微探[J].建材与装饰,2018(48):285-286.
[3]韦统轩.浅议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128.
[4]付昆艳.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关键技术与技术管理路径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4):159.
[5]姜福东.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及质量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