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航联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节能技术的进一步运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投入,基于此,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深入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相关的节能技术措施,以不断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业电气自动化,有效的分析了如何实现节能,从而不断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中;节能技术;应用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十分重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主流设备上都有了更新换代,新的产品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重点是更加节能环保。然而,一些电力系统设计设置,短时间内不能做到及时更新,达不到社会对新技术主流体系的要求,在节能方面也有差距。如何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对节省社会资源、促进科技发展十分重要。
一、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参考条件
(一)安全稳定可靠是前提
电力系统的优化主要是供电系统与配电系统的优化,而在供配电系统的调整之前要做好设计工作,首先要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可靠。由于电气化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在既有的供电配电系统上做调整,所以就需要一个软硬件协调与试验的过程。另外,对防雷、防水、防火等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程序不能简化,必须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率的底线意识。各个设备与线路之间的绝缘距离必须要按照要求设计出足够的空间,并且保证设备的负荷力达到标准,进而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同时,对于系统所用设备也要做到按需配置与互相匹配,要满足使用需求,但不能浪费。
(二)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主要是节约人力成本与实现生产工具之间的有效配合,因此,电气设备在自动化系统中,是否能够有效的衔接,实现人工参与的降低与电力资源消耗的节省,是判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在设备的选择、使用、组合上要考虑到实用、方便、环节合理。一方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电力直接与间接损耗,要使各个环节负荷均衡操作,以降低因外界影响造成损害设备或是影响电力输出的情况。
(三)尽量的节约成本
根据需求设计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合理规划供配电网络,统筹考虑用电设备使用与放置,充分利用自动化的功能,尽量减少变频设备、整流器等设备,做好平稳电流措施,保护整个电网安全,确保电力正常输出。
二、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运用
(一)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消耗的方式
电能的输出消耗往往存在于传输过程中,而机器设备的损耗相对来说小一些。医院常会有一些大型电力设备,其设备数量多,电力传输途径长,具有电阻相对较大的特点。因此,电气自动化要做好变压器的有效选用,将电路的无功补偿作为目标,减少电路损耗,可合理采用有源滤波器等办法来实现真正的节能。同时,减小传输过程中的电阻值,选用导电率较低的材料作为传输介质,另外有效设计电路,缩短电线长度,减少布线线程。对于导线的选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横截面积大的导线,起到缩小电阻值的效果。
(二)变压器的选用
变压器是保证电压稳定、电路通畅,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仪器。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空载损耗或负载损耗,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变压器在正常工作中的铜铁损耗决定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一般是由变压器生产的成本与变压器的制作工艺所决定。因此,在配备变压器过程中,在考虑到变压器是否满足电力系统需要的同时,还要选择质量较好、铜铁损较小的产品。
(三)做好无功补偿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供配电的过程中无功功率造成了线路损耗,因此造成了电路上其他设备的电压下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了整体电力系统的工作效果。无功补偿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使功率就地平衡,减少电能损耗,一般要选用补偿电容组等无功补偿器。选择补偿器的电容值一定要考虑到供配电电压的具体值、负荷值以及目标功率等等。补偿电容组的电容分担、分配比例、投切开关的选择与设计要考虑到无功补偿的效果是否能够达到,要将考虑的参数、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同时,无功补偿器要尽量做到就地补偿,最大限度的缩小无功损耗。
(四)电气设备的节能
电动机是大型电力系统以及很多用电设备中的输出电能装置与保障装置,可以给电气设备提供相匹配的动力支持,确保整个系统的持续工作。然而,电动机也是一种常见的电能消耗装置,降低这部分消耗就要做好变频技术的运用。变频技术目前应用在了电气设备的各个方面,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在选用电动机或是其他电气设备时,应优先选择带有变频功能的,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气设备自身的电能消耗。
(五)提高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控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用电的节能控制越来越智能,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的公共设施的电力照明、供热、制冷、通风系统可以做到因时因地制宜,达到有效降低损耗的目的。另外,对于整个系统的电能损耗也可及时检测,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要兼顾有效使用开关、减少空转损耗、减少人工成本、有效控制线路温度、降低设备故障等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对电力系统用电有效性的控制,从而起到智能化的节能效果。
三、提高工业电气自动化节能效率的途径
(一)配电设计不断完善
系统的参与和应用重点为工程实施提供电力支持,因此系统需与工程项目建立一定程度的适当性,系统应具备与电力标准相应的参数指标,从而能够保证给工程提供最佳效果的支持。系统需切实符合电力设备的负荷参数,达到实际使用要求,以便在质量和效率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在进行电力输送的过程中,系统不但要满足一般性的工作要求,还要保持必要的安全性与随机性,保障用电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此外,在系统节能方面,要重点考虑其安全的问题,从导线的材质、布线线路、距离的把握等方面做好设计与控制工作,完善各个环节和流程,以便提供效率和质量更高的电力能量。
(二)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设备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提高节能的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设备时,需更倾向于选择节能效果良好的设备仪器,以保证节能技术得以有效发挥其作用。可尝试选择上述的无功补偿设备,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系统运行中的电能消耗。并且平衡负荷量。因此在节能设计中,可根据相应的参数以及实际工作的负荷要求来选择适当的设备,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功率是发挥节能作用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功率可以体现出能量转化效率的高低,同时在电能利用效果方面也能够清晰体现。因此,选择适用的电力传输设备来完成电力传送,途中减少能量损耗,才能实现节能技术的最大效用。
四、电气自动化的节能前景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们国家重点战略,也是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学科的重点攻坚领域。在宏观上,要从社会整体角度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力布局水平;从设计、设备质量、材料是否有利于环保、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提高监督与指导力度,提升社会整体的节能降耗水平;在微观上,要认清节能就是提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布置,力求电气自动化体系科学有效;在工作上定期检查设备设施,做好技术人才与维修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树立节能环保的良好工作作风,促进电气节能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思,陆捷.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索[J].机电信息,2015(06).
[2]黄祎.电气自动化在供热节能技术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