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金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豆腐渣工程不仅影响建筑企业的声誉,还直接损害业主的切身利益。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使用安全和寿命以及业主的舒适感,所以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见的两类大问题,然后讨论了相应的质量问题防治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质量;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灌注桩缩颈、夹层,沉渣厚度大。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出现打断或未打到设计要求的支承土f岩)层中,基底表层处理不好,条基支模断面尺寸不够,构造柱移位等问题。此外,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漏振和蜂窝麻面等问题。框架结构在主体施工时出现混凝土梁、板、柱易出现支模歪斜,箍筋间距误差,水平或垂直尺寸偏差等问题。砖混结构的建筑在施工中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墙体垂直、平整偏差较大、组砌方法错误,砂浆平、立缝饱满度不够,接槎尺寸不足等问题。
2.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在工程装修阶段,常见的问题有:屋面、卫生间、地下室渗漏,外饰面砖灰缝宽窄、深浅不一,与基层粘接不牢,表面爆皮变色。油漆表面粗糙、流坠、透底,石膏板间隔抹灰开裂。门窗安装多出现因偷工减料和安装施工管理的空白丽导致门窗密闭不严、缝隙过小等。在设备的安装中,常有电气不接地f接零),零火相线错位,灯具及开关插座安置不正,下水道堵塞,地漏高于地面等问题。
二、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防治策略
1.技术层面的质量问题防治策略
(1)地基问题
建筑工程的地基是质量的基本保障,如果地基质量不过关,新楼将会成为危楼。防治地基问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更地基既有成分。如果地基的土质不够坚固,可以用砂石来替代。这样不会增加很多成本,也不会引起理化反应,既能够稳固地基,有没有潜在安全隐患。填换技术虽然常见,但是应用并不广泛。对于基础底面较深时,砂石会下沉,有安全隐患。所以,使用该技术时必须对底面深浅和地质成分进行勘探。
(2)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最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建筑的强度。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混凝土结构建筑完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养护,造成了建筑结构裂缝。第二种是由于建筑过程中遭遇了暴雨,雨水对建筑有冲刷作用,雨水中的酸和盐会对混凝土产生腐蚀,工期通常较长,后续经过风吹日晒,产生裂缝。第三种是由于水灰比不对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不同水泥型号对水灰比的要求不同,和泥前要对水泥型号进行确认。裂缝防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工作上。第一,要关注混凝土表面湿度,避免水分流失而干裂。第二,在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裂缝则要及时处理,进行修补。第三,关注混凝土模板,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泌水性而容易产生空洞。所以,要经常检查混凝土板,出现空洞及时修补,避免产生严重影响。
(3)防水设计及施工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防水不力是业主最为头疼的,也是质量问题防治工作的重点。该项工作要从防水设计和防水施工两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在防水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行业规范来设计,在设计之前了解实际情况,明确建筑对防水的等级要求。然后,根据建筑预算来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来设计。为了保证防水设计的科学性,建筑工程质量监理部门要对防水设计进行严格检查。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中要做好明确的数据标注,能够确保施工人员可以看懂图纸,对图纸信息没有歧义。第二,在防水施工方面,首先要确保防水施工队伍人员的专业性;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性缺失,则要有技术监督指导,对施工工序进行说明,避免质量问题。其次,要关注防水层和找平层,严格按照我国设计标准来施工。
再次,注意防水施工细节。平面与立面之间要有倒角,倒圆角是最佳选择。铺设材料要由低到高,时刻排出空气;保证厚度达标,并且注意养护。另外,粘结材料必须符合国标。
(4)材料选择
建筑工程质量受到材料影响很大,如果建材不符合标准,建筑的强度和稳固性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材料选择工作。第一,在施工之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图纸中标注的材料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第二,在材料采买之前要做好招标工作。对各类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资质进行审核,保证其具有生产合格材料的能力。第三,在确定采买厂家后,要对其生产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其质检符合国家标准。第四,要材料使用之前要再次进行检查,避免库存管理不当导致建材失效。尤其要关注水泥、白灰、各类胶品使用之前的质量是否过关。
2.管理层面的质量问题防治策略
(1)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标准
当前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是非常松散的,特别是一些施工企业在调整企业内部机构后,实际上是削弱了管理工作。因此,要引导施工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可先推行CB/T19000系列标准。在治理建筑市场的混乱无序中,当前首先要规范市场主体各方的行为。特别是要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另外。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2)强化现场质量检测工作
建筑质量问题与质量检测工作有直接关系。质量检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能否发现质量问题。质量检测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质量检测设备的影响。例如,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时,检测设备的精确度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二,质检人员的技术水平。质检技术人员要具备使用设备的能力,同时对建筑质量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通过经验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第三,质检人员的职业道德。即使发现建筑质量问题,在金钱的诱惑下不上报,不指正,不整改,必然会导致质量检测形同虚设。施工现场质量检测是质量控制最具体的体现和操作,其工作的严格程度、科学程度和细致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在现场质量检测过程中应遵循三个“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质量原因不放过;不认识到质量事故的危害不放过;无整改措施、整改不当、整改不彻底不放过
(3)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从管理角度分析,主要是施工技术人员水平和质量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两个方面。首先,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不会因为技术水平不行而造成质量问题。第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具备质量管理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要保证在质量管理中适时开展质量检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并且给予技术上的分析和指导,同时追踪质量问题解决进度。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人员招聘时进行技术能力审核,在岗前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工作。对管理人员则要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的培训,职业能力要通过考核完成,职业道德要通过绩效和责任落实到人头来完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受到建材、施工人员技术、质检设备精度、质检业务能力和责任感等多方面的影响。要防治建筑质量问题,要基于现有的质量问题来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规避质量问题。同时,要从企业管理的高度,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质检法规等角度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和个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行动起来,通过技术提升、责任意识提升来实现规避和解决建筑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桂光红,孙则树.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6,0(15):40-40.
[2]吕超.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J].科技风,2018,0(30):109-109.
[3]罗浩祺.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