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03319921008XXXX 海南省海口市 57031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化用电技术的迅猛崛起,弱电系统的集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对保障智能建筑的功能性和稳定性,突出智能建筑多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助于智能建筑实现未来建筑集成化标准的主流目标。
关键词:弱电智能技术;建筑系统
1智能化弱电项目管理的概况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建筑工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弱电智能化系统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工作人员科学地进行建筑管理工作。弱电智能建筑系统将弱电系统与通信系统相互结合,通过计算机后台操作,科学地整合工作资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而该系统在建筑行业快速得到认可。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需要由业主自行选择,但是由于业主对于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认知不足,在确定方案时常常会因为定位不准而出现较大的争议,导致工程受到较大阻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使管理产生很大的困难[1]。
2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项目进度计划不科学
强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两者施工方式及范围的不同,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工艺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以至于施工现场十分复杂化,人员、环境、设计、材料、设备等都对施工存在潜在影响,最常见的影响便是导致施工进度无法达到预期。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因内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施工方案变更,导致施工项目进度无法根据预期完成,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是影响极大的。
2.2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强弱电施工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其原因是由于其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基本由人工进行操作,若稍微不注意施工方式便会出现操作失误等不规范施工现象,极有可能会影响火灾的发生,直接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电气工程的全部劳动成果。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疏忽,对安全控制管理的方式不带为,以至于施工人员缺乏施工规范性及安全性的意识,最终带来不可控制的质量安全隐患。
2.3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问题
建筑规模的扩大以及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让建筑电力配电箱的安装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原因是前期安装过于随意化,导致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器气工程照明系统设计线路时的不重视,导致后期照明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管道井位置不合理的情况,或者部分建造商为节约成本以白炽灯代替节能灯,给后期能源带来的消耗极大,不符合发展需求。
3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引用先进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系统常用的技术有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在完善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引进新技术,如红外线IR技术、漫射传输技术等,努力提高工程质量。
3.2有效防雷击技术
智能设备应用于建筑中除了为人们带来便利之外,还提高了人们居住的安全系数。夏季是雷雨天气的高发期,雷电会给人们带来大量的财产损失,因此,在建筑中安装防雷击装置十分必要。为了可以使装置达到防雷电的效果,在进行防雷电工作之前需要考虑周全,在设计工作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如何拦截雷电及后续对雷电的泄流及隔离工作,保证达到有效防雷的效果。目前,我国在防雷击方面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效,使用组合技术进行防雷击工作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通过避雷针及避雷网等设备能够使建筑安全得到保障。
3.3安保监控方面的应用
智能建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智能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提升建筑管理效率。弱电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安保监控信息的实施共享,有别于传统的物业管理。监控系统一旦发现非法侵入行为就会自动报警,并将实时的监控画面信息传输回主系统进行存储。此外,弱电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还能够实现电梯、车库以及安全门等出入设备的智能管理,能够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进而大幅提升业主的生活安全性。
3.4在火灾警报方面的应用
智能建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的安全使用,因此火灾报警系统成为智能建筑安全方面的核心问题。弱电系统集成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建筑的功能一体化控制。在火灾报警系统启动时,弱电系统能够自动切断电压和电流,配合空调排风及自主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危害,避免漏电造成火灾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弱电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还能够有效强化电梯、摄录以及停车场等控制,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救火行动。
3.5在用电照明方面的应用
由于电力系统的高危险特征,智能建筑必须要强化用电管理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出现的电力安全隐患多为线路老化、电线受潮、非法用电以及超负荷运转等。在智能建筑中实现弱电系统的集成技术应用,可以对建筑整体的电力系统及照明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对实现对电力线路故障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可集中反映给建筑相关管理部门,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给用户带来更好、更安全的生活体验。
4提高建筑弱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4.1提升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质量
在照明系统和供电系统安装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图纸,进行规范化作业,并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系统,对照明系统、供电系统进行质量检验,关注其施工接口位置的施工效果,确保施工整体过程的规范化及质量;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在不破坏强弱电工程的情况下满足装修的需求,比如在电通风空调设计、照明系统等都与强弱电工程施工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必须要确保强弱电施工质量,才能确保照明及空调设计等系统的良好运行[3]。
4.2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强弱电施工完成之后的设备保护工作需要重视,避免在竣工之后出现设备运行故障,还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还需对所有的接电口进行控制,却保强弱电系统之间的完美连接,为建筑工程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提升强弱电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价值。
4.3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隐患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以强弱电工程质量控制为主,提升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及用户体验感。以前期准备阶段作为主要控制点,首先从施工安排分配进行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交叉工作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提升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让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其次是根据强弱电施工方式的不同,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落实两种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最后是要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认真的研究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在干扰较多的外界环境中影响强弱电工程施工,让施工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紧密且有效,在避免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序的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
结束语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为居住的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方便工作人员对建筑进行管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人们居住的安全系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弱电智能建筑系统,不能放松施工环节的监管工作,定期对弱电智能建筑系统进行更新,使建筑满足人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鸣.智能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18):45.
[2]王进,文林川.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5):127-128.
[3]王凤岩.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