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海门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海门 226100
摘要:我国现代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统筹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该环节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电网的整体正常运行,对整个社会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我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中重点以及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建议。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管控
随着电力输送企业运行结构的不断更新,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模式也需要随之更新,否则传统落后的管理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严重,造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就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就出现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和职业素养水平不达标、未能形成完善的评估和监督制度、具体工作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等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输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寻求健康、稳健提升,有利于增加企业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力度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
1.1 具体运行和检修工作中变数较大
由于电力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在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作内容规模过于庞大而导致的检修工作无法进行,没有特定的目标,其中存在较大的变数,这就对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往往就会造成整个电力运输系统日常检修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变数,又无法第一时间得到确认,就不能及时修复故障,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运输网络工作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是目前遇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难点,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工作重点。
1.2 涉及到工作现场存在的多项安全隐患
电力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已经是当今社会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也通常会被人们所忽视,工作人员必须针对这一方面引起重视,定期检测电力系统设备的工作性,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电力输送的正常工作状态,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排查故障,规避由于电力短路而可能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电力输送企业的财产安全。然而现实情况下,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意味着工作状态下无法同时进行故障排查工作,这就使得设备检修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1.3 设备所处环境复杂对日常运维要求高
电网的运行设备,在整体电网安全运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很多运维人员不重视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因素,导致设备存在问题。往往一台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设备之间互相影响,是运行维护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导致整体电网存在较大风险。在自然天气作用下,也会对设备安全造成威胁,导致设备出现跳闸现象。设备如果没有应对自然天气变化的能力,在恶劣天气中难以运行,会导致电网出现严重的全站失电现象。只有加强设备风险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电网运行的整体效益,规避日常运维所面对的风险问题。
2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风险管控措施分析
2.1科学评估,创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
首先,应该搜集整理数据,创建一个风险数据库,通过创建数据库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中运维所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整理,对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其次,应该创立风险评估的专题研讨会并进行不定期召开,对运维作业中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尽最大可能地规避操作风险、设备风险、管理风险,并为作业风险的处理提供参考。最后,创建风险管控相关的身份标识,当确定变电运维一体化运维过程中出现风险后,为了确保风险管控工作能够高效进行,实施对每个环节的逐条确认,应对风险,严格安装风险的管理的规则制度进行处理,以此保证风险管控的效率。
2.2采取风险预控措施
完善风险预控措施的前提是建立风险库,如风险缺陷库、风险汇总库等,规范管理各个作业流程。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展相关风险评估会议汇总具体的作业流程风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预先防护。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分析常见风险出现的原因,同时应该对评价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促使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作业的风险因素,推动工程质量安全。此外应该将作业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能较强的风险转化为具体可现的步骤,如在风险控制栏中加入作业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然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运用风险控制栏规定一个环节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层层递进,实现流程化控制整个操作环节,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进行不断更新,保证整个控制过程的有效稳定。
2.3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运维人员专业技能
明确出“培训检定、资质合格、技能过硬”的岗位技能培训原则,利用“现场讲解培训、专题理论讲授、考试竞赛评价、网络课堂学习、班组定期交流、试点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策略,来加强对运维人员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利用“确定项目、岗位级别、作业角色、定期循环”的4种鉴定考核策略来针对所有的运维人员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技能鉴定,以期能够达到提升运维技能,确保运维人员充分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目的。此外,电网企业也应当积极鼓励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实操技能,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来激发起运维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最终使其能够在确保安全作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作业效率,为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4强调标准化作业,明确人员职责
电力企业要根据出现的各类风险,规范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各方面管理的同时强调标准化作业,以工作任务为基点,科学制定标准作业卡,包括基本信息、工序要求、作业内容、风险剖析,科学化指导日常开展的一系列变电运维作业。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开展针对性现场勘察工作,全面、深入了解一体化作业现场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明确一体化作业中需要的工器具、防护用品等,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方法,合理化制定不同层次的标准化作业卡。同时,在标准化作业之前,电力企业需要有效组织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学习标准作业卡内容,向其明确现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中的关键性工序以及具体化要求,辨识、预控作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强化安全意识、风险管控意识,便于变电运维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具体化规定,高效开展一体化作业,提升变电运维作业标准化程度。相关负责人需要以标准作业卡为切入点,结合变电运维现场一体化作业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客观点评不同岗位变电运维作业任务完成情况,对已完成的任务打钩的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2.5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随着无人值班制度的推广,人少站多的情况逐渐形成,所以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样做一是可以对员工变电运维工作进行监控,二是可以做到定人定责,刺激和保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监督机制,首先要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细化管理人员的责任,使其在工作范围内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此外,监督的形式必须是一对一的监督,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风险并及时加以解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是维护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工作现状来看,由于社会背景和实际情况的限制,还存在着一系列工作难点和缺陷,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以严谨的态度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万月忠.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投资,2017,000(025):132.
[2]周毅强.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059-00059.
[3]李文忠.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000(00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