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谢文心1 夏珊珊2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校多种多样课程开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1.2.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校多种多样课程开展提供了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振兴民族事业的重要任务。高校大学生毕业以后都会将自主创业作为工作首要选择,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可以使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创业将受到更多毕业大学生的关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将人创造性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更加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所开展的教育模式能够符合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标准。高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思考该如何让自己所培养的学生在众多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当到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创造素养,并且还需要将这些创新意识作为自己工作的最基本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工作能力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1创新创业的概念
        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创业活动。其中创业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创业者通过整合资源,捕捉商机,并把商机转换为盈利模式的过程,是整合资源,创造价值、体现价值的过程。创业不仅可以挖掘个人潜力,还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在二者的关系上,创 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创业是基于创新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创新强调的是活动的发展性和基础性,是创业的前提,为创业奠定基础。在创新创业发展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所谓的创新不仅指的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包含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创业才有了开拓之源。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就需要利用学校这片沃土,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建的意识和精神,让他们参与其中,响应国家提出的相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高校,捕获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以满足生长和学生成功的需要,在与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的要求和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并且也需要符合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标准,这样可以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2.1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率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突出,并且在就业形式业越来越严峻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大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可以引导大学生从最简单的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做起,从而是实现一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2.2是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大学生想要实现顺利的创新创业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新颖的创新思维模式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敢于投入社会实践的勇气,使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创业中成长。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当良好的创业精神。除此之外,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还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好的素质基础。


        2.3是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保证经济可以长久安稳的发展,就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已促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层次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内在创新和创业基础和条件,能够在民族创业中起到引领和领导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空间可以说是非常广阔的。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新的活力,加入到建设经济发展中去。
        3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3.1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一个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常情况下,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良好的培训环境。其次,在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建创新创业精英班,对创新创业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通过对创新创业精英班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将思维训练、创新创业的优秀方案和大学生的实训情况渗透到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直接的实战锻炼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的创业资源,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引向深入。通过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有效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2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有效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二个常见的教学方法是打造专业师资队伍。通常情况下,在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的过程中。首先,高校要加强对打造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通过聘用校外专业的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培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可以使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3.3建设教育实训基地有效提升
        首先,高校要重视对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汲取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的经验,为大学生建设教育实训基地,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其次,高校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大学生创建大型培训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验场所,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建设教育实训基地,高校可以完成更具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增强。
        结束语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知识、能力。本文中主要就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好良好的知识条件,让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创业。
        参考文献:
        [1]曹诣晋姊.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2]王冰,安锋.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时代经贸,2019(15):56-57.
        [3]罗兰,何跃勇,宋山梅.《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8):156-159.
        [4]冯艳,钱瑞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5):151-152.
        [5]张文嘉.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商讯,2019(04):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