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出路 罗丽莎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罗丽莎
[导读]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为乡村治理带来广阔的空间。
        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  409100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为乡村治理带来广阔的空间。但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村基层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关系混乱,治理效率低;“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法治建设难度大;乡村治理模式及治理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笔者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整合现代化治理制度。二是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优化乡村治理的人才保障机制。四是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突出强调:“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可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至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基层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关系混乱,治理效率低
        首先,乡镇政府作为乡村基层组织的上级指导单位,其职能定位不准,权力是揽在自己身上了,但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执行力不足,对乡村基层组织的指导和协调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村民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运行机制混乱不清,这两个机构都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了解彼此的关系和各自的地位,责任相互推诿,态度消极懈怠,村务透明度不高,村民满意度低。再次,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滞后,老年化严重,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对矛盾纠纷的协调能力不高,对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能力也不高。
        (二)“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法治建设难度大
        乡村法治建设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居民法治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一些基层干部法律素质较低,在实际工作中独断专行,“人治”观念根深蒂固,运用法律来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明显不足,所以法律权威没有得到很好的树立。同时,有关乡村治理的法律法规覆盖面比较狭窄,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法律制度,加强农村立法和相关法规的修改完善迫在眉睫。此外,农村地区人情关系复杂,很多村民一遇事,就想到利用关系来解决问题。宗族观念,宗族势力渗透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很多地方,村干部唯利是图、唯亲是用在乡村随处可见。农村基层腐败问题也是数不胜数,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公平正义,也就加大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难度。


        (三)乡村治理模式及治理体系不够科学
        当前,虽然经济社会不断地在发展,农村的各方面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很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在乡村发展和进步的需求,乡村治理手段没有及时优化的话,那么,现在的治理模式肯定是滞后的,是不科学的,主要体现在“一元化”的治理方式仍然占据上风,乡村治理有盲目性,民主治理及监督落实貧,与现实严重脱节,综合治理水平低。总的来说,乡村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的不科学直接导致了乡村治理能力低,构建民主议事办事的机制困难很大,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整合现代化治理制度
        首先,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之一,要发挥基层党员的模仿带头作用,牢固树立基层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彻底摆脱“人情”的束缚,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坚决做到严于律己,为公为民。其次,明确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及村民群众的职责清单,建立科学有效的乡村治理制度,避免权利模糊,盲目指挥。同时还要给村民留够多的合适的空间,做到灵活职责划分,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理制度。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治理水平及适时调整,构建“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
        (二)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治”即自治、法治和德治,其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是补充。首先,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治理作用,提高治理的效率。其次,法治是乡村治理的防线,我们不仅要依法保障村民的利益,更要树立起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建立法律学习服务点,逐步形成上下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再次,道德教育是在农村地区影响深远,要充分发挥以德树人、以德服人的作用,只有重拾文明新风,重建岁月乡愁,重塑文化共生,才能形成由内到外的正能量。
        (三)优化乡村治理的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目前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人才,针对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育工程,加大从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网格管理员、返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的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其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行政管理、法律、经济金融以及人民调解等本土人才的培养。再次,积极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乡村发展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真正将村级班子打造成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能力的基层实干家队伍。
        (四)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离开经济的发展,其他一切都是空谈。经济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础,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都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在农村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根据农村的特色,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寻找有商机的项目,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的作用销售农产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