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蔗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武宣县甘蔗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为例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赵静薇
[导读]
        广西武宣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  545900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精神,根据来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来宾市甘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方案的通知》、《武宣县甘蔗叶禁烧和综合利用方案》要求,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大力推广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应用,有效遏制和解决甘蔗叶露天焚烧污染环境问题,文章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本人的一些初浅的看法和意见。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甘蔗及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铺撤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这样能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完全地保留在土壤里,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危害,而且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近年来,经测定,每亩蔗地有蔗叶还田500~700kg,相当于施尿素7.6kg,钙镁磷肥10.3kg,氯化钾18.3kg,折算每亩节约投入成本108元;蔗叶还田地块2-3年后,有机质增加16-20%,速效钾增加15%,土质松软,土壤腐殖质增加,容重降低,通透性改善,蓄水保墒降渍能力增强,种植的甘蔗亩增产8-10%,每亩增产甘蔗0.4-0.5吨。据测算:秸秆全部还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一4.5%,土壤耕层渗水量提高40%一50%。从而提高甘蔗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8.2万亩,2018/2019年榨季,进厂原料蔗170万吨。
        全年产生蔗叶约20.16万吨,每年约有3.9万亩左右采用蔗叶还田技术,占全部面积约13.9%,每年蔗叶还田约2.73万吨,一年可消化甘蔗叶2.73万吨左右,相当于施尿素296.4吨,钙镁磷肥401.7吨,钾氯化钾713.7吨,折算节本增效421.2万元以上。其余17.43万吨全部焚烧,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蔗叶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碳,土壤中1-5㎜和>5㎜水稳性团粒含量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容重降低,土壤微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活化土壤。全县有13.9%以上的甘蔗地土壤理化性状将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稳定提高,大大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补贴情况
        (一)2017/2018年榨季,引进柳工、国拓重工,洛阳辰汉、贵州中首信等企业生产的11台(切段式收割机10台,整杆式收割机1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收作业,机械化收割进厂原料蔗4320吨,实施切段式甘蔗机收补贴30元/吨(机收作业补贴20元/吨,运输补贴10元/吨,补给运蔗企业或个人)。我县积极筹措农机项目资金12.96万元兑付甘蔗机械化收割作业补贴,甘蔗机械化收割有个良好的开端。
        (二)近年来,我县秸秆还田技术的一些做法。全县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械10台。黔江农场的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率先在全县做了典范,制定了购买秸秆粉碎还田机和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作业补贴的激励机制,凡农场职工购买甘蔗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均给予资金补贴,购买机子补贴1万元/台,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作业补贴20元/亩。


        三、对甘蔗秸秆还田技术的建议
        为抓好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应用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有机物资源转化利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县农机部门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
        一是在甘蔗榨季期间,为推动我县蔗叶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充分利用县、乡(镇)、村屯、制糖企业召开的榨季工作会等,广泛宣传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应用的好处和甘蔗叶焚烧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与蔗农面对面宣传,做好蔗农思想工作。
        二是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和公告、进村入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提升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宣传过程中,提高知晓率,注重宣传效果。
        三是宣传扶持政策及惩罚措施。政府和制糖企业要投入一定的补助资金支持甘蔗叶的综合利用,宣传甘蔗叶综合利用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奖罚制度等措施。
        (二)大力推广机械化收割
        建议在“双高”基地建设的地块采用机械化收获甘蔗。推广机械化收割,优先安排机械化收割。建议制糖企业优先发放砍蔗票等方式,鼓励蔗农优先选择机械化收割。为突破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瓶颈”,推进我县甘蔗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进程。2018/2019年榨季,我县农机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农机项目资金,继续实施切段式甘蔗机收每吨补贴30元。这样既解决了传统人工砍收甘蔗劳动强度大,又节省劳动力,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蔗农增收增效。同时,机械化收割的地块可以同步处理蔗叶粉碎还田。加强机收后的宿根蔗管理,使用蔗叶粉碎还田机平茬、宿根破垄施肥盖膜机机械作业,破垄松蔸、施肥回垄和盖膜,增加土壤养分,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宿根蔗新根系发达生长,促进低位芽萌发,确保次年的宿根蔗出苗均匀整齐。
        (三)推广应用蔗叶粉碎还田技术
        蔗叶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指采用50-75马力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对弃置在蔗田表面上的蔗叶、蔗梢就地粉碎还田,再通过机械将被粉碎后的蔗叶翻埋入土的作业过程,提高蔗田肥力,避免就地焚烧处理蔗叶会造成环境污染。
        (四)利用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买秸秆粉碎还田机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朋友购买秸秆还田机械,推广使用新机具新技术。一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购买蔗叶粉碎还田机的农民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二是建议县政府或制糖企业对购买蔗叶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农民进行累加补贴。
        (五)加大农机作业补助支持力度
        由于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人认为秸秆还田技术是增加作业成本,因此,接受秸秆还田技术程度较低。我县结合实际,对蔗叶粉碎还田实行补贴激励政策。根据调查,目前现行的蔗叶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费用60元/亩,建议县政府将蔗叶粉碎还田的作业补贴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通过“三个出一点”的办法,对积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民给予作业补助20元/亩,制糖企业给予作业补助20元/亩,农民自出作业费用20元/亩,大力普及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
        (六)建设蔗叶储运体系,完善补贴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政策扶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和甘蔗叶综利用奖补政策杠杆作用,鼓励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高效的蔗叶打捆机械和捡拾设备,提升甘蔗叶能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甘蔗叶焚烧。农民购买1台9YF-2000型甘蔗叶打捆机(每台价格约20万元,中央补贴1.8万元/台),建议县政府或制糖企业累加补贴1.8万元/台,在甘蔗收获榨季投入蔗叶收集打捆离田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