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罗德荣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罗德荣
[导读]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
        岑溪市城市管理监督局  广西梧州  543200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根据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交通、技术以及文化等都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来实施具体工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不丢失当地的特色,协调景观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确保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其基本原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是,保留当地文化特色的原则。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都是当地与社会的财富,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保护自然生态原则;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给人类提供生命所必需的空气和水,因此,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力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第二,尊重保留地域特色原则;乡村地域特色包括当地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是我国农村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尤其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特色更为突出。因此,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三,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以来一直遵循的发展原则,也是维护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景观规划必循的原则。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力度,乡村乱砍乱伐、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因此乡村景观规划应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善待自然环境,使当地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建设能够协调并进。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新农村建设对各类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在降水不充分的偏干旱农村,鼓励当地农民种植玉米、小麦、花生等耐旱作物,因地制宜将当地自然气候运用到最合理;同时,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利于发展当地旅游业,农家乐的出现不仅有助于继承当地传统民俗,还给居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
        其次,有利于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新农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遵循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资源,并重视环境保护。这就使乡村景观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开发制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原则,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可持续地开采和经营。
        最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乡村景观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风土人情的代表,因此乡村景观规划在保护乡村风貌和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对当地乡村部落格局进行有特色的设计改造,使传统文化蕴含其中,潜移默化的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一些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优秀经验。不过还需要结合各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增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


        3.1 田园景观规划设计
        水、林、田以及山等自然元素在乡村的田园景观当中组成了基本的自然状况,因此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乡村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不仅要体现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可以有田园风光。田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如植被、自然保护区等,在规划设计中要避免被破坏。作为植被重要的组成部分,植被斑块、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等在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要以保护为原则进行,不能为了开发而破坏。二是要做好对农业景观的开发利用。在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依存的背景下产生了农业景观,这些景观虽然具有普通景观的特征,但还显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乡村田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对农业景观的开发与利用,营造出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三是对人文景观的保护。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与当地文化组成的一种景观,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色,如寺庙、戏台、民俗等,都可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加以保护与利用,提升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3.2 庭院景观规划设计
        作为乡村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乡村庭院景观不仅是人文景观的基本单位,也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在庭院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实用原则与审美原则,具体的设计可以从空间功能、空间布局以及乡土文化生活气息入手。乡村居民可以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进行设计,如圆柱形、疏散分层形、棚架形以及篱形等,这些都是纵向空间布局的形式,而在横向空间中会涉及道路、花木,在设计中要灵活多变并且应该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气候因素等。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经济情况,选择最方便、最廉价的方式。
        3.3 聚落景观设计
        聚落景观是由乡村居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周围环境所组成,因为不同地区的乡村居民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不同,各地区聚落景观有着特定的韵味和美感,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居民基本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对当地文化的传承。有机更新、因地制宜是聚落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在保护其原有的特色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建设方式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聚落景观会受到居民生活环境与民居建筑的影响,所以设计者需要尽可能减少建设用地,充分尊重与保护当地的生活环境肌理。比如庭院、广场以及文化场所等,都是在乡村居民过去长时间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融入当地的特色,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其功能以及环境进行改善。同时,道路是聚落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的设计时要强调其人性化、适宜性,不能拘泥于城市道路的宽、直等标准。
        3.4 构建合适的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的街道将各个居住空间编织在一起,形成独立的居民空间网络。因此,乡村建设应该在合理规划生活空间,形成尺度宜人、通达性好的乡村生活环境。例如,合理规划公共服务区的尺度,将医务室或社区活动区规划在各个居住区十分钟左右路程就可以到达的位置,使景观规划更具人性化。
        结束语: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等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具有乡土性、景观多样性、实用性以及历史文化性等景观,为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路军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7.
        [2]方程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模式探讨[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6.
        [3]任永刚,张平.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南石碑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7(Z5):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