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公园建设初探 ——以江苏省高邮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韦永培 许斌
[导读] 摘要:里下河水乡高邮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公园建设中高邮市弘扬传统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味,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邮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江苏省高邮市  225600
        摘要:里下河水乡高邮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公园建设中高邮市弘扬传统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味,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乡城市;历史文化;公园建设
        On the history,culture and park construction of water village
        1.高邮市的自然概况
        高邮市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平原地区,境内湖河众多,河流交错。全市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水面积778平方公里占全境总面积的40%。傍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高邮段长43公里,高邮湖总面积431.5平方公里,与大运河水天相连。
        高邮市是傍水而生的世界遗产城市,土壤肥沃,日照充分,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曾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荣誉称号。
        2.高邮市的历史文化
        高邮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多年来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高邮因拥有邮驿文化遗存得名,被称为独具特色的东方邮都,因拥有贯穿全境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古代漕运重镇,现保留了盂城驿、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河文化特色突出。
        高邮历史文物较多,全市文物保护单位96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7处,扬州市级8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7项,扬州市8项。
        高邮市历史遗存独特,历史城区有盂城驿、市河、宋城墙、明净土寺塔、唐镇国寺塔、奎楼、瓮城、宋文游台、清当铺、王氏纪念馆等古迹,还有史前文化龙虬庄遗址,抗战最后一役和雪枫大学等红色文化。
        3.高邮市城乡公园建设现状
        高邮市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6年全面启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工作,截止2018年底,全市有各类公园226处,公园面积286.51公顷。高邮市城区有公园63处,其中综合公园3处,社区公园19处,专类公园12处,社区公园19处,带状公园16处,口袋公园13处,人均公园面积11.51平方米。农村乡村有各类公园163处,较大的公园有菱塘回族乡生态休闲公园、界首镇雪枫广场公园、卸甲文化体育公园、周山沿河公园、车逻文体休闲公园、三垛镇少游公园、马棚东湖渡假村公园和八桥绿洋湖生态公园等。
        城区几年来结合水生态修复,先后修复建成了市河、马饮塘河、北澄子河、南澄子河、香沟河、玉带河、北关河、大小淖河等公园。并对原人民公园、净土寺塔广场、蝶园广场、水曲溪园、运河西提风光带等进行了提档升级,配建了廊道、栈道、凉亭和各种体育、公园设施。城乡公园的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4.高邮市城乡公园建设的特点
        4.1将公园建设与百姓健康工程相结合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体,公园是群众活动的空间,根据建园为百姓、“以人为本”和“生态立市”的原则,公园建设充分发挥了为公众服务的功能,设置了健身步道、体育运动设施,从单纯观赏休憩基础上,增加生态、健身、文化、旅游、避险等设施的介入,使百姓做到与公园可亲近、可参与,进入公园人人心情愉快、个个身心健康。
        4.2城乡公园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高邮市将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地域风貌特色与公园建设相结合。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融入历史文化的元素,保护好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和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情,形成了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公园。高邮园林城市的建设核心首先是造园,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把历史廊道、历史名园、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节点与绿地、水源有机融合,构建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
        4.3实例
        例1:高邮市市河公园。面积2.88万平方米,该公园将南北水关、王氏父子纪念馆、清真寺、水部楼、瓮城等古迹融入公园,公园中有古桥、古井、古树,有现代的浮雕墙、人物雕塑、地雕、文化广场、城市客栈、宗教场所、百姓广场。市河公园建成桥梁11座,亲水码头10座,游憩亭4座,景观连廊110米,青铜人物雕塑4处。公园建成后使人感到自然、绿色、生态、古朴、充分显示了古代历史文化与现代公园的结合。
        例2:高邮市文游台公园。总面积6.19万平方米,它遵循“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美”的原则,把北宋婉约派词人秦少游读书的文游台,建成了一个大型绿地公园。修复后的文游台风景区有盍簪堂、四览祠、秦观读书台、重光亭、映翠园、牌坊、百拱桥、门厅等,公园有廊亭、步道、水体、假山及各种公园设施。、
        现上文游台楼,可登高远望,东观禾田、西览湖天的水乡自然风光。文游台楼下各种园林植物配置错落有致,广场有曲径通幽的意境,真正体现了古代历史文化、古代建筑与现代广场造园理念的相融合。
        5.小结
        5.1水乡高邮市的公园建设根据地方自然资源特色,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水生态修复,建成了一批有水乡特色的公园。
        5.2水乡高邮市的公园建设融入了地方历史文化元素,将公园建设与历史传承相结合,这样既提升了城市品味,又提升了市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来城《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化的探讨》防护林科技 1999(1)
        [2]路遥《城市公园体系研究》同济大学 2007(1)
        [3]柯鑫《寒地城市口袋公园人性化设计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2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