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传统化石能源面临的形势进一步严峻,采用新能源发电是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光伏发电是重要的新能源形式之一,目前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和比较,以决定采用的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光伏发电;项目;技术;经济性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不断完善,在我国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我国传统的发电方法,光伏发电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不但可以降低发电企业的成本,而且可以为发电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概述
1.1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在科技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光伏发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人员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对管理目标也要进行明确并落实,同时对项目活动,管理人员也需要结合项目的特点,从而对其进行合理掌控。在开展光伏发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其经济性、可行性等进行确定。对工程的设计工作,管理人员也要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合理开展工程策划工作,对工程的整个工作环节,不论是设计阶段,还是运行阶段,管理人员都要将管理工作做好,同时对该工作,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对光伏发电工程而言,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其不但可以提高信息的流通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避免相应的问题出现。
1.2光伏产业的优点
光伏产业是一项绿色又环保的能源,因此被看作是一项战略性的朝阳性产业,各国给予光伏发电的很高的重视程度,并给予大力的扶持,原因如下:
(1)《京都议定书》给予各国以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落实积极开发各项清洁型能源,包含太阳能在内,这样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中东是全球的石油主产区,因此,中东地区的政治趋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为了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开发国内能源,其中包含太阳能在内。
(3)像石油、煤炭这些矿物能源在渐渐枯竭,各国政府不得不积极开发包含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使能源长期供应。
2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技术性和经济性是进行光伏发电项目施工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比较分析,决定采用哪种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的综合效益最佳。在规划光伏发电项目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是进行供电区域的现状分析,了解该地区的负荷情况、负荷类型和网架结构等情况;二是设定目标,如总投入的资金控制的范围等;三是按照设定的目标,规划设计出各种选项,经过技术性和经济性比较之后,一般可以得出多个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四是分析各种选项,通过对不同的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各个不同的方案的优缺点;五是决定最优选项,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适合该区域的最佳方案。
2.1效益分析
对于光伏发电项目的效益,主要包括光伏发电上网效益、政府补贴等。在太阳光照较好的季节,光伏上网电量较大,效益较高,并且光伏发电具有政府补贴,故光伏发电虽然初期投资成本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光伏发电项目依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当发现某块光伏电板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提高发电并网效益。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分析评估,光伏发电项目依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发展新能源的形势下,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可行性。
2.2成本分析
对于光伏发电项目的成本模型,包括初期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退役成本等,以下分别进行分析。光伏发电项目的初期投资成本包括前期的规划设计成本、设备成本和建设成本。光伏电站投入运行后,还需要对光伏电站进行维护,需要花费运行维护成本。
最后是退役成本,光伏发电设备的退役成本包括退役处置人工费、环保费,出售回收设备的残值费。由于光伏发电设备所采用的材料的特殊性,在其退役后会产生大量的环保费用支出。评估分析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性,可以采取全寿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如全寿命周期为三十年,将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转化为等年值,选择等年值成本较小的方案。
3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性分析
3.1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并网逆变器的同步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网系统逆变器通过对主配电网的电压、相位、频率等信号进行实时采样并比较,保证逆变器输出与主配电网同步,实现同步闭环控制功能;同时对直流输入和交流输出等电压进行检测并比较,对并网逆变器进行启动和关闭输出,实现自动并网运行。
(2)故障定位及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开发。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装设过压、失压、频率检测与保护、过载过流、漏电、防雷、接地短路、自动隔离电网、逆向功率自动检测与保护,实现故障定位,保证并网系统与设备正常运行。
3.2形成
光伏发电是通过光伏效应作用于太阳能组件,从而使其产生相应的直流电,而在其经过控制器时可以得到相应的处理,再经过逆变器,其便可以以交流电的形式为人们提供电能,供人们使用。在此期间,控制器以及逆变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控制器而言,其可以实现过载保护、过充等作用,且对太阳能部件其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对逆变器而言,其主要作用便是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转换。此外,光伏发电其又有并网发电以及离网发电之分,对离网发电而言,其目的是将剩余的电量储存到蓄电池中,而并网发电,其是为了将剩余的电量传入到电网内。
3.3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实际上是遵循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光伏效应指的是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从而产生相应的电动势能。对硅体而言,其电子的个数与空穴的个数是一致的,且在正常状况下,P区与N区的电能是呈现中性的,但是如果硅板受到光照的作用,硅体便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硅体中的电子和空穴出现两极化,这样硅板的两端便会出现一定的电势差,而当其处于通路状态下,电子出现定向移动,其也会有电压和电流产生。
4光伏发电发展前景分析
(1)多种光伏电池技术争相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具有高校、低廉、使用广泛的主要用途,为市场主导。第二代薄膜电池成本低、耗能少,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光伏微电网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成本和低稳定性,光伏微电网是用光伏发电当作最主要的电源,它可以和其他的储能装置配合,直接在用户负荷周围供电,典型的微电网是可以脱离主网运行的,也可接到主网上运行,这样可以减少配电投资,大大减少了太阳能间歇性对用户带来的影响,这比较适合成本较高的边远山区和对供电有高可靠性的用户使用。
结语
光伏发电是能源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今后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论证,若经过论证后认为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则可以实施该项目,本文所分析的光伏发电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对于规范光伏发电项目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铁福盛.光伏发电技术经济分析及发展预测[J].今日财富,2017(14):71.
[2]陈梓毅,曹烨,邱国玉.城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8(6):32-34.
[3]刘平.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性项目应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4):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