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合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浅谈新型冠状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冯慧萍
[导读] 疫情之下,结合教学中个人的实际探索及思考,谈一谈笔者的主要做法
        【摘  要】:疫情之下,结合教学中个人的实际探索及思考,谈一谈笔者的主要做法:一、借力家庭督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育跨媒介学习。三、坚持师生同行,带动学生深度自主学习。努力做到三“力”合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家庭督管    网络资源   深度自主学习   跨媒介学习           
疫情之下,网络虚拟世界,已然成为连接宅家师生信息交流的主渠道。学生正处于是非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稍有不慎,会将学生推入网络“非”的泥淖,影响其身心发展。
        如何迅速适应外围环境变化,为疫情期间的家长、孩子做好服务工作,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疫情现阶段的教学特质,总结自身教学中的实际探索及思考,笔者主要做法是:
一、借力家庭督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020年2月16日教育部颁发《给全国中小学家长在疫情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再次强调疫情期间家长督管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疫情面前,借力打力,依靠家庭督管,为后期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1.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班中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对自律性强的孩子,借助微信、钉钉等平台,通过活动引领,扩大其表率作用。而对缺少自律性的孩子,就需教师每隔两三天,电话回访,了解学习动向,及时针对问题疏导,并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予以指导和帮助。
        2.充分用好“家长智囊团”力量   针对每日线上十分钟班会活动,可既定每周五班会互动后,部分家长留线继续进行深入追踪交流,利用好“家长智囊团”的力量,促使家长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凑,及时帮助班级中特殊孩子群的疏引教育得以顺利推进。
        3.建立班级线上家庭版“变形记”  区别于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变形记》,不是让班内孩子互换居住所,而是家长互换身份,督查另一家庭的学生网课、体育锻炼、课间互动等。一日结束,双方家庭进行线上交流通,这样的一日换角色互动督管,不但可以增进宅居家中的家长们之间的交流,也促使孩子们懂得分享互助的重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育跨媒介学习。
        借助网络资源,跨媒介学习,归类不同媒介信息,聚合思维思想,形成新型线上学习方式。初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任务上网,有目的地进行网上搜索,避免了上网时养成无目的地漫游和聊天等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归类、综合分析信息和提炼观点等多方面能力。
        1.做疫情调查报告   看新闻,观时事,议现状,捕捉有效信息,及时完成调查报告。例如,班级学生针对疫情,上网搜寻资料,用两天时间,完成一份三千多字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调查报告》。报告参考诸多网络资源信息,分条论述:有关于病毒疫情的介绍;冠状病毒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及实证;各国对中国疫情的看法态度;疫情给我们的启示。其中,参考文献涉及面广。这一调查报告,详实有用。得到学校、社会一致好评。


        2.编写疫情时文资料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学习强国、微信转载、QQ群等渠道,及时获取网络疫情资料,并在电脑中建立归类文件夹,例如,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医者仁心等,存放素材,寻找规律,提炼观点,促使自己形成独立思考。笔者加入自我思考点评,发送学生群,引发学生思考,以“读后感受、读后涂鸦、读后积累”的形式,延伸课外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3.针对热议建立讨论群    利用网络互动平台, 对于具有讨论价值的网络热议视频,选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交流。例如,近期环球网跟踪报道,美国一女士家人在2020年1月8日已死亡,而死亡证明上写着死因是冠状病毒,而中国1月8日冠状病毒刚刚在武汉爆发,但美国已出现死亡病例。针对这一现象,海峡学者进行相关切实的分析。教师推出短视频《多国疫情爆发,毒源在哪?》,在学生观后,引导互动交流:冠状肺炎与吸食电子烟有关?与家族基因演变有关?在交流中体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三、坚持师生同行,带动学生深度自主学习。
        储朝晖在《重建教育生态》中说:“自治,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身潜能,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治,坚持师生同行,是带动学生深度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师生同题共振——写   师生同题共振,写的意义很大。笔者引导学生针对此次疫情,阅读加缪《鼠疫》、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著作,并和学生一起写观后感,学生反响很好。针对同一题目,同一体裁,同一话题,都可写。用写,作为教学的一个支点,撬动线上互动教学的交流热潮。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深入。
        2.师生古韵同风——唱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适应线上教学,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让学生同获美的享受。曾有幸听过某老师的《箜篌引》诵唱,让人慨叹:“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那种古诗独有的古韵,带着内蕴的悲壮,破字击面而来,憾人心灵。线上网络直播教学授课《关雎》《蒹葭》《涉江采芙蓉》等古诗,可引导学生唱诵,在诵唱中,帮助学生重温诗歌内容,并将古诗魅力映入心田。
        3.师生观影同谈——评
        根据这段时间的特殊性,笔者推荐与疫情有关的影片《传染病》《流感》等给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交流。例如,在观看《传染病》这部影片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了影片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就对影片影评如何写的话题讨论,拓开一条线上校本课程开设的设想思路。
        影评和读书观后感不一样,可从电影独有的特质出发,和学生谈:电影的艺术手法、画面色调、图片切换组合、音乐插曲剪截、情节线索安排、电影的主旨呈现、导演的拍摄经历花絮等等。每周可作一电影微讲座,从而促使学生懂得:如何独到评价电影。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首次尝试“线上教学”,汇聚家长的智慧、网络资源的优势、老师自身的努力尝试践行,三力合一,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愿,这种新形势下的教学形式,促发我们后期更多的思考,带动更有效的实施行动。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疫情期间怎样更好守护学生成长》  中国教育报   2020-02-14?
[2] 储朝晖:《教育评辨:重建教育生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