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资源融入语文课堂——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意设计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陈慧
[导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将地方教育情况与实际教育资源融合开发的教育项目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将地方教育情况与实际教育资源融合开发的教育项目。由于我国初中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普遍是人教版,因此教材中的部分材料常常会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其并不适合本地中学生的学习。因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将乡土资源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这样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保障。本文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意设计做出了简要探析,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融入其中的方法,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乡土资源;语文课堂;初中教育;综合性学习;创意设计
        新课程理念的推陈出新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支撑,现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设了大量“综合性学习”内容,其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助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出语文由“情境”到“感悟”的重要特征。因而这就要求教师更为有效地处理教材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根据本地的教育资源来开发出符合学生群体需要的教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带领学生领略美好自然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总体上来讲,农村学校在此方面更具优势,眼下城市高楼四起,山清水秀几乎已经完全消失,而农村则有秀美山川、壮美山河等等,这种种美好景象均可以被加工利用,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土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堂
        乡土文化资源是颇具色彩的区域资源,可以是各种传统民俗,也可以是各种瑰丽景观,其无一不能成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求美、发现美,在里弄街巷间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单元同类内容的合并处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密切,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这三大模块予以区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但实际上,此种区分方法很有可能造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内容重叠的现象,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的“寻觅春天的足迹”就明显存在交叉部分,为切实有效地节省教学时间,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时间,教师有必要将教科书中的主题相近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相互融,开展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这样便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教育引导。
        (二)缩小单元主题范围
        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设计情况来看,在每单元开展的综合性学习都存有与其主题内容相互对应的探究活动,但是部分单元探究对象的范围较大,因此往往需要更多的知识做支撑,诸如《戏曲大舞台》等等,部分内容完全偏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准,对知识储备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讲,往往无法有效地融入其中。
        鉴于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用以更为有效地处理此类问题,例如,结合本地实际资源的分布情况,将原有的探究内容做具象化处理,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元素,适当地缩小教育范围,以此来给予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与理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戏曲大舞台”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本地区独有的戏曲演唱模式,引导学生前往相应的剧场观摩,感悟我国戏曲文化的重要文化意义。
    (三)融合乡土资源
        为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融合充足的乡土资源内容。例如,人教版七、八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深入自然、感悟自然为核心,而农村恰巧便是学生了解自然的宝地,最为宝贵的财产便是区域内部的优秀自然风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融合相应的区域自然资源内容,引领学生漫游在山水之中,感悟伟大的自然景观,书写出自己对自然的感悟与理解,同时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感悟自然,热爱自然,长此以往势必会为其成长提供推进作用。此外,农村区域还有诸多民风习俗,此类礼俗也可以作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收集与家乡活动特征相互关联的风俗礼仪,因地制宜,可以收集关于婚丧的礼仪、生子的礼仪等等,在此种教学引导之下,优化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成,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将乡土资源融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并不简单,而是需要教师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深入研究才行.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钻研教材,根据各个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需要,搜集符合学生群体需要的乡土资源,保障其和课程标准的相互统一,同时有意识地展现出乡土文化特征。此外,乡土资源的内容的选择也需要科学合理,应该选择具备教育意义的健康内容,充分考量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准以及年龄特征,给予其充分的表达空间,长此以往势必会帮助学生领略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对其未来成长而言,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高泉旺.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 2018(21):11-12.
[2]陈立新.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17,36(2):11-12.
[3]王燕.浅谈乡土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 2018(90):6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