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习内容提前预习的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顺利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秀能力。预习的重要性格外显著,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们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传授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预习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预习的习惯可以很好的树立学生课堂主体意识。在一节语文课开始之前,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内容,在大脑中对于文章内容形成初步的理解,之后到了课堂上,当老师开始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老师的思路,对于自己之前的理解进行增删调补,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长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让学生把预习的行为坚持下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语文成绩的提升。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备系统的学习方法,不能够很好的运用高效学习法,教师在传播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思路。通过课前预习后的学生,再次进入课堂的时候,会在脑中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这种认知与实践在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也会有良好的影响。
2.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起着“前奏”的作用,会对课上教学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与教师教学活动的成败、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课前预习会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初步认识,在预习当中用自己的思维尝试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对于思考后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会格外注意听取老师的讲解;对于思考后解决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讲解后会加深印象。这种有针对性的听课方式,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
1、向学生传授预习的实用技巧
小学生不具备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传授给学生们高效的预习技巧。面对一篇全新的文章,学生并不知道里边的内容是什么,应该先大致的“浏览默读”一遍,让学生在心里对文章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默读有两个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大致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比如它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事件、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其次是让学生标记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语句。
完成默读之后,就要开始“查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翻阅字典、词汇书等辅助教材进行解决,也可以请教家长、同学帮助自己。对于文章中包含的美词美句,学生可以“摘抄”到自己的积累本上,这种动手摘录的方式调动了手、眼、脑,会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还有助于学生在脑中形成写作素材库。对于查问后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在书上做出显眼的标记,等课上的时候认真听讲。
2.帮助学生树立预习意识
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单纯的布置预习作业会显得十分生硬刻板,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讲解,预习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让学生理解课前预习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标注,之后带着问题来听课。这样会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激发学生课上听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可以回答出来的学生做一些奖励。例如,当学习到《精卫填海》这一课的时候,通过预习学生们已经明白大致内容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同学知道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呀?一定会有许多同学踊跃地举手发言,对于这些积极举手的同学们教师要进行表扬,教师的奖励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大的推动力,有了教师的奖励,学生就会更加热衷于课前预习,这样既可以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家校联合,双管齐下
由于许多小学生之前没有预习的习惯,在面对老师布置预习的任务时,不能很好的投入进去,发挥预习的最大作用。有的学生到了家里,只是简单的翻阅一下书,有的甚至连看也不会看,只有非常少数的学生会认真的完成预习作业。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家长进行督促,家长陪同学生一起预习。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的方式,向家长介绍预习的必要性,和家长沟通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预习工作中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预习空间。
结语:
新时代的教学工作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运转的过程,优质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预习情况的排查工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崔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地预习方法[J].新课程,2016,(03).
【2】马宏斌.如何利用预习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