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 ,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席道海
[导读]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下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下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利用网络信息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开展教学实验,提高课堂乐趣,采用小组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三个具体措施。
关键词:培养;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有效性
引言:在当下的教学数据中,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感到乏味,久而久之产生厌学的特征。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网络信息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网络信息教学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当下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教师主要是利用网络计算机的便捷性,采用多媒体播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收集整合,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收教学知识。例如,幻灯片或者是PPT。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容错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随机应变,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传授过程中,从而忽略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堂纪律。然而,网络信息教学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之前,需要制作多媒体教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和预防更多的教学漏洞,从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容错率,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光现象》一系列教学内容中,由于语言在光现象中难以做到全面的描述,很难形象的将光的各种现象通过语言和粉笔传输给学生。而网络信息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制作《光现象》多媒体教案的时候,可以选用多种多样的自然或者是动画形式的照片和图案,还可以选用一些视频模式的实验,从而更加直观的显示光的各种现象。比如,在光的折射中,可以选取一些水中的筷子或者是水中的鱼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再结合语言和画图等模式,将两种不同介质中光的折射现象更加形象生动的诠释给学生。
二、开展教学实验,提高课堂乐趣
        做为一门实验性特别高的课程,物理的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如何将教学实验融入课堂,是提高课堂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指标。初中的物理实验大多都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上手,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资源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各种实验。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测量平均速度》一课中,只需要一支表,一把直尺,一颗弹珠就可以完成测量实验,而且还可以利用地板、书本等现有资源完成多种不同的测量实验。

比如,在地板上测量一段距离,再测量出弹珠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最后利用公式距离除以时间就可以算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同一段距离,由于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反应时间的长短,从而体现出时间与速度成反比的知识点。另外,可以利用书本做出一个斜面,测量书本的长度,物体的运动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不同斜度中物体会出现不同的速度等等。这种简单的实验,看似可以忽略,其实不然,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恰恰可能会因为这些参与度高的小实验而大大的提升。
        再例如,在《光现象》的一系列教学中,由于语言和图片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特点,显得不够严谨和具体,所以,光现象也需要一定的课堂实验来丰富学生的想象。比如,在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只需要一杯水,一支激光笔,一把直尺就可以完成实验。比如,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在空气中,在水中的直线传播就可以测出。如果进行光的折射实验,只需要利用以上的物品,或者在添加一支笔就可以完成,比如,激光笔的激光经过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较为明显的折射,或者将笔的一部分插入水中,就可以看到原本笔直的笔在空气中与水中发生了明显的错位,这也是折射的反应。
        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这些简单的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小组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学生喜欢学,学得开心,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利用不同学生得各种组合,将学生得各种想法进行扩散和分享,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对课堂得参与度,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教学模式不能够一尘不变,教师需要掌握学生之间的化学反应,经行适当的调整,从而避免好学生学习更好,坏学生学习更差的现象出现。同时,教师也需要“融入群众”,与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将学生的各种想法进行汇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现场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氛围。
四、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灵活的课程,教师只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汇总学生的各种想法,就能在课堂上提升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颖.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85.
[2]董文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才智,2016(13):6.
[3]马振春.当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