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包彩容
[导读]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教学相辅相成
        [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教学相辅相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掌握数学知识和理论,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提升良好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对策
       
        随着小学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数学素养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加强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将数学文化巧妙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这是研发数学课程资源的重要任务,是优化数学教学势在必行的。
        一、数学文化的界定
        数学文化主要指数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等,也包括数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上看,数学史和数学美都属于数学文化的范畴。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数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每一个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数学知识是我们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数学文化素质也成为了一种基础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如果想在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就,那么数学文化的奠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扎实了文化基础,未来发展才能建设得又快又好。所以,为了保证学生数学学习更加高效、更加扎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渗透数学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建立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体系,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能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层次提升一个高度,更深刻了解数学的本质,极大促进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对策
        1、利用数学文化,激发数学学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利用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生活中数学的美等数学文化,有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开发、利用数学童话集、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趣味阅读材料、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资料等丰富多样的数学文化资源,能使小学数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与生活性,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从而激励学生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把学生容易错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的核心知识点等内容编成学生喜欢阅读的童话故事,能使学生读童话过程中感悟、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通过利用、学习数学家成长的经典故事,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收集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如中外名题、数学名词、数学典故和数学历史事件等,收集一些数学相声、数学笑话、数学魔术和数学游戏等内容,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激情。
        2、探究数学文化,体味数学之美
        首先,利用数学文化,体味数学之简洁美。不论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数学一直都追求简单。随着时代进步、数学的发展,数学的语言、概念和准则等方面都更加趋于简单,易理解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数位对齐,各位加起,逢十进一”看起来很明显吧,这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加法准则”,对于小学生处于的心理和生理阶段,数学中的加减法是很困难的。这样的短短的十二的字,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了加法。这样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数学文化的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利用数学文化,体味数学之对称美。小学数学中对称美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一些图形或者物体上。对称美主要就是指在图形或者物体上相对于某个点、直线或者平面来说,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能够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点对称、线对称和面对陈都是对称的一种。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对称美。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对称线,从而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最后,利用数学文化,体味数学之奇异美。奇异美就是指没有什么传统意义上的规律,但是其中需要做出一个思维的转换,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就像是小学数学中存在的“找规律”,这种类型题就是这样。这样的类型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都拘泥于所谓的“数学题”。
        3、融合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质
        首先,要巧妙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获取知识的空间,保证教学效率。教师要合理使用数学史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利用数学史知识,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练习家里面房梁的三脚架,让学生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数学知识。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品格,促进德育与数学文化教育相结合。数学家们的存在意义非凡,每一个数学家都凭借着自身不断钻研、刻苦努力的精神品格为数学的理论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安排时,留出一两节课来给学生讲述一下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坚毅品格,从中收到鼓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良好品格的养成,让学生不断鞭策自己,致力于成为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最后,要善于利用数学文化,指导开展合作学习,提升素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渗透合作学习文化,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协调努力,共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更好地学习认识人民币知识,从而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数学文化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和数学基础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让学生充分接触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享用数学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数学素养,达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2]李万礼.渗透数学文化的“小数”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