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刘秀霞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刘秀霞
[导读] 初中物理学科的开设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的开端,物理知识中的科学规律、原理、现象单从课堂出发进行教学的话,会展现物理知识晦涩难懂的一面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开设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的开端,物理知识中的科学规律、原理、现象单从课堂出发进行教学的话,会展现物理知识晦涩难懂的一面。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以生活化教学为立足点,将物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联结,使学生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发现物理的用处。因此,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与实践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提升,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情况。所学知识不仅针对于考试,更要在运用在生活之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根据现代初中学生课堂表现的情况,对生活化教学进行课堂实践,推动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物理成为一门易于学生接受的趣味学科。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式,贯彻落实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体现着应试的目标要求,学生对课堂的真正诉求不得到满足,教师也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内心要求,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师生之间的有效平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着不断进行改革,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做出的创新,在一堂课的开始之前,学生对于新知识一无所知,但是对于生活头头是道,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融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目标,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了教育改革要求。
(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不仅没有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还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物理学科包括了很多复杂难懂的原理、公式,如果学生在课堂过于被动,更加不会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课堂上适当的引进生活当中的例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课堂不是无聊的、难懂的,从而提升物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心理,培养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从而更好的学习物理学科。
(三)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刻板印象,提高学生接受度
        物理知识通过书本表现是具有抽象性的,对于刚刚开始接受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如果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点。

物理学家的研究来源大多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无解释的现象,所以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生活日常比起书本纸张更加能够表现物理的奇妙之处,并且抽象的内容也变得具体起来,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的接受程度,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完整地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从生活出发
        生活的涵盖面非常广,从自然地理到饮食起居,很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出物理的特质所在,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方面与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联系起来,理解其中的原理,感受其中的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应适当严格挑选与学生生活比较相关的生活现象,从生活出发,开始一节课的问题探究,比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浸没泳池中时会有胸口发闷的感觉,在学习分子的特性时可以提问为何饭菜还没上桌就可以闻见饭菜香味。
        (二)课堂实践活动与生活结合
        一节课的实践环节不仅可以检验知识的吸收效果,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亲切地感受物理的奇特之处,从而增加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上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可以布置课后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整理归纳自己的实践体会,比如在学习重力时,让学生收集在家中可以观察到的重力现象,在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摩擦力,并且思考如果没有摩擦力,所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表现情况,在学习惯性时,让学生课后注意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惯性的表现,是不是质量越大,惯性就会越大。
        (三)使用生活器具进行物理课堂教学
        生活化的教学要使教学过程体现生活细节,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会使用到的器具进行物理教学,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能随之提升。在学习光的折射时,使用一盆水、一根筷子就可以很直观的表现物体进入水下后发生的折射现象,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河流水很深却看起来很浅等等很多生活中存在的折射现象。用最简单的工具、最简便的装置,将物理知识进行生活化教学,直观地解释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效率。
        结束语
        深入认识生活化教学,将这种教学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中感受生活,一门的趣味性便能得到很大提升,但社会不断进步,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寻找更多的教学突破点,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洪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6-27.
[2]庄冬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何梅.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