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本中情境图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林芳宽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长此以往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课堂上的要求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之下,长此以往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课堂上的要求。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教学效率,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在不断总结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这个作为基础科学化的进行改变教学方式。事实证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图的教学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情境图应用

        引言:情境图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图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加强之后,才会开始对教学课堂出现新的看法,或许对于学生来说是开始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转折点。
一、深度理解教材内容,有效解读情境图
        小学数学的教学课本上,书中的每一张情境图都代表着一定的目的性和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师在平时讲解课本内容和习题例题的时候,要及时掌握好教材内容中的重点以及要点,因为这也是进行顺利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就是对于课本上情境图的合理解读,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画面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和分析,从而来发现有效的数学信息。及时掌握图像与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借助老师的引导和情景内容,学生可以快速的完成解题目标,老师可以高效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对“倍的认识”进行教学时,学生首次接触到“倍”这一概念,倍数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讲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的情境图体现的是一个花坛景象,三位学生在认真数三种颜色的花,其中蓝花有2朵,红花共有8朵,黄花有6朵,从图中的显示可知,黄花数是蓝花数的3倍,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二者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可再对花的排列方式予以观察。将蓝花和黄花对齐,可知每两朵黄花可以与一朵蓝花合为一组,经过探讨和分析后,学生会知道黄花和蓝花之间的关系为2:1,此时,一般会将黄花和蓝花之间的关系称为倍数关系,教师引导和指点之后,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倍数关系这部分数学知识,从数学情境图中发现数学知识的理解捷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力。
二、合理利用情境图教学,改变教学方式
        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本可以说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所以小学教材中的情境图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丰富的。深度剖析情境图的层次理解,是合理利用情境图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就培养学生对情境图的正确认识,在学生对情境图逐渐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之后,老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程度来制定一些情境图的教学计划。有效设置情境图分析互动的教学活动,有效的将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化,可以大幅度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上的低效率教学现象。其次就是在学生初步的正确认识到情境图之后,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课本上的情景图来挖掘一些数学信息并进行正确分析,以来达到获得高效解题思路的正确方法。学生在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之下,逐渐掌握利用情境图来理解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逐渐培养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效率也就慢慢的提高了。例如,小学一年级“8、7加几”这一内容,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凑十法,完成加法的口算任务。例题中,一般会运用8+7这一运算方式,結合教材中情境图的内容,给出了两盒小号,每盒都有十个格子,右边盒子放置7个小号,左边盒子放置8个小号,若仅利用情境图作为引导方式列出最终的算式,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此情境图,使学生明确算法的应用方式,既可以对8+7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令8凑10,或是令7凑10,对不同的算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而后学生会自行对比不同之处,掌握凑十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将情境图教学融入课堂
        由于现在太多教学模式都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的传授给学生,内容太过于理论化,一个数学问题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以一个理论化的教学来进行,那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将情境图有效利用到授课中,把理论知识变成简单易理解的数学问题,有效的结合情境图,尽量减少表达主线问题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出现因为教学无聊或乏味而去逃避故意分散自身注意力。所以在按照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其不明智的方法,首先作为老师要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入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的情境图都是含有很多数学信息的,老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时候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情境图教学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根据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情况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创新总在传统思维模式中破茧而出,抛开传统观念,被大部分人接受的就是创新型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情境图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数学进行不同层面的剖析,不仅能够完善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还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秦永贵. 刍议小学数学课本中情境图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7(4):12-13.
(2)张清河. 小学数学课本中情境图的有效运用[J]. 新校园:中旬刊,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