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杨晓宇
[导读] 经过三年初中学习的新高一学生,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学习思维,刚刚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快的转变过来
        摘要:经过三年初中学习的新高一学生,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学习思维,刚刚从初中进入到高中,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快的转变过来,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非常吃力,这种不合适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产生抵触的学习情绪,甚至会给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作为一名新高一的物理老师,要摸清楚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完美衔接。
关键词:初升高;物理;学习方法;教学实践
        一、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区别
        1、初中物理课程特点
        首先,初中物理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验现象和演示使同学们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具有直观性、经验性的特点。其次,初中物理的教学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计算十分简单。除此之外,初中物理的练习题在计算方面都非常直观简单,不需要过多的逻辑推理。
        2、高中物理课程特点
        高中和初中的物理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增多,高中物理知识量增大,拿物理当中的“力学”来做比较,初中关于力学的知识点归纳大约有六十个,高中对于力学的知识点归纳上升到了九十个,高中的知识量远远高于初中。其次,高中物理的理论性增大,高中物理要求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将初中的定性研究上升为定量研究,书本教材的抽象性显著加强。由于理论性的增强,高中物理的系统性也更加明显,高中物理经常会出现以已有的基础性理论作为纲领,将基础性概念、基础性原理以及基础性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结合,最后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体系。高中物理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和其他学科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很强,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对于学生来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有一些物理题的解答需要利用数学的函数方程。
        二、学生的接受与认知变化
        新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惑,大部分的新高一学生都会觉得物理学习很难,磨灭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能够进入到高中学习的学生,在初中取得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新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应该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学习经验,可是到了高中物理的课堂上,这些学习方法突然就没有效果了,导致很多学生不能跟上物理课程的进度,久而久之,出现物理成绩下滑的情况。
        与初中的物理知识相比,高中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复杂,初中的物理学习非常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高中物理的抽象性增强,变得非常深奥难懂。在解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大量的分析推理,内容从定性研究变成了定量研究,这让刚刚迈入高中生活的新高一措手不及。
        三、做好教学衔接的关键举措
        1、认清学生的学习心理
        想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来,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明确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解决学生的心理难题,引导学生提高物理成绩。新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但这些阅历并不丰富,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

新高一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有许多聪明的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课本教学,当触碰到实验道具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被激发出来。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实验,采用更加直观形象的方法来教学,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化,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新高一的物理教师应该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主动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多与同学们聊天,询问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有没有困难,把学生提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听取学生们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建议,完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2、理清过渡时期授课方式
        初中和高中的物理学习内容存在很大差异,想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化,教师自身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完善过渡时期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认真研究初中高中的物理教材,掌握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在二者的文字表达、研究目的、思维特点等方式进行一一比对,了解新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哪些物理知识,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初中物理知识融入进高中物理教学。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提升自的专业素养,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之中积累经验,掌握新高一学生的心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总结出具体的授课方式,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3、及时了解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情况
        众所周知,课后作业可以让老师很好的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的掌握水平,高中物理老师不仅要注重课上知识的传授,还要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获取教学反馈。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课后的自我学习情况,对学生们实行因材施教的策略,耐心地引导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走出思维误区。在作业批改上,老师可以采用人性化评价,用简短的语言鼓励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在每天的自习课上,物理教师可以经常走动,指导学生完成物理作业,总结学生们高频率出现的问题,第二天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授课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漏洞。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可以体现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只是做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是不够的,学生要根据课堂上的例题讲解,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注重分析物理题目的过程,养成物理思维,从而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由此可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课上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整体物理课堂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的学习方法比初中的学习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刚刚迈入高中生活的新高一大多数不能快速的投身于高中物理学习之中,掌握高中物理学习的技巧。作为高中物理老师,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升高的过渡,顺利跨过这个台阶。要在寓教于乐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物理成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好初高中的物理衔接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1】廖德智.初高中物理教学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2】侯立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湖南中学物理,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