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作业讲评初探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杜岩
[导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材中的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材中的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为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平台。” 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段,作业的设置,作业讲评的侧重点也应不尽相同。
        【关键词】作业讲评,有效性,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 、当前作业讲评中存在的问题
        制约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瓶颈是学生的数学作业质量不高,教师对作业的批阅不够效果不佳,作业讲评存在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1.部分教师对作业缺乏正确认识。有的教师认为课本上的习题简单,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心素养没有多大的作用,很少研究教材中的习题,更看不到教材编写的高妙之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缺乏对讲评课的有效性的反思。讲评课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扬长避短、丰富体验、巩固双基、规范解答、掌握技巧、开阔思路、提升能力、大胆创新等。平铺直叙的讲解常常使得出错的学生不能接触问题的实质,而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3.不重视学生的纠错整理。尽管我们讲评作业井井有条,学生也听得明明白白,可是过一段时间再检测错题的巩固率时,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大失所望。
        二、必须重视习题价值开发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重视课本习题的研究,在教学中发挥习题的导向功能。实施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力,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习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也应当为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提供良好的平台。教材中各类习题都是编者的匠心所在,探究栏目体现了利用基础知识推导重要结论的思维训练;思考栏目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合理猜想,勇于探索,是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阅读与思考栏目虽然放到基本内容之后,但常常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于一体,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题设计体现了基础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先练再视具体情况而讲评。
        三、在作业讲评中培养核心素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不同学段作业讲评的侧重点不同,数学核心素养要求也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高一作业讲评主要做好初、高中知识及学习方法衔接。由于高一每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多个不同的初级中学,原来任课老师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不相同,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数学学科素养大相径庭。因此,在作业讲评时,着重抓习惯养成,解题过程规范化,纠正书写潦草的毛病。高二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基本形成,但是平时做题,往往是就题论题,没有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不能对一道题进行加工改编,进行变式训练,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在讲评作业时尽量做到以简驭繁,注重通解通法,关注高考,在讲评作业中尝试“自然解题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学习,减轻学习负担。高三作业讲评主要是试卷讲评,要体现高考的要求,要将具体试题与数学核心素养对号入座。“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试卷讲评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


        四、作业讲评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在作业讲评前,要进行充分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讲评时才能做到轻松驾驭,如鱼得水,讲评方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1.凸显错误,正本清源。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是学生思维水平的真实体现,即便是错误,也还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在作业讲评时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根源,以“误”导“悟”,帮助他们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一题多解,优化思维。我们常常在作业批阅中能发现学生的奇思妙解,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在讲评这类习题时,先收集各种不同的巧妙解法,再进行深入分析、精心点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类比、联想、迁移。长期坚持下去,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3.多题一解,举一反三。“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一核”考查目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考试题主要是考查通解通法,学生的薄弱环节是缺乏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三。
        4.问题引领,分解难点。现行教材中的B组习题有许多都是过去高考试题的改编或再现,灵活性大、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有一定难度。对于这类习题,作业讲评时可以采取分解目标,层层递进,逐步逼近,设计由易到难的题组来突破难点,通过先解决这些题组中所有问题,然后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原题了。
        5.拓展延伸,深化思维。课本习题配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对而言绝大数试题难度不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讲评作业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习题进行探究,一题多变,拓展延伸,提高认知水平,既能培养解题能力,又能提升数学素养。
        6.变式训练,开拓视角。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是教材编写专家经过深思熟虑后编写的,有些试题貌似简单,但内涵丰富,在教学时就题论题,就无法呈现编者意图,浪费了良好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提高。
       
        结束语:教材编写具有极其丰富的学科内涵和很大的开发空间。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本习题琢磨、品味、顿悟、想象,做研究型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导向功能,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在作业讲评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心华.优化作业讲评,提升核心素养——以2015年全国卷理科第12题讲评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430(03):62-65+68.
        【2】刘端.提高高中数学试卷讲评有效性的初步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