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发展,教学模式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改革创新。对于教师来说,要设计出符合现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建设一个高效的学习平台。化学的知识内容繁琐抽象,高中的化学课程比初中更加难以理解,知识点更加琐碎;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不能尽快的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进而造成化学成绩不理想的情况,甚至会产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不愿意学习化学。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应该结合学情,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尽快融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课堂 高效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决定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氛围看似是无形的,但绝对不是隐形的,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处在一个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饱含激情。一个枯燥消极的课堂气氛,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让学生从心里抵触化学,不利于化学成绩的提高。想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化学色彩的课堂环境,可以在教室的后排摆放一个化学展示架,在展示架上摆放一些高中化学实验可能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方便学生了解仪器的结构,还可以摆放一些涉及到高中化学知识的书刊杂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传阅。在化学学习之中,元素周期表是重要基石,当学习到“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设计出一张以“元素周期表”为主题的色彩鲜艳的海报,由课代表贴在班级显眼位置的墙壁上,让学生们抬头就可以看见,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课下布置作业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做生活小实验,通过动手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小实验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意识到化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明白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开展趣味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要扮演好学生成长道路上引路人的角色,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主导着一节课的流程节奏,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这样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教学进展。教师应该学会走下讲台,积极的融入到学生之中,和他们做朋友,拉近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刻板屏障,打造良好的“师生情”。
在课下的时候,可以主动和同学们聊天,走进他们的内心,消除学生内心对于教师的畏惧,鼓励学生们在课上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要充满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解答。化学的学习核心是“做实验”,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化学老师可以利用“做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讲述实验背景故事,给实验赋予人文色彩,勾起学生对于化学的探索欲望。例如,当学习到“酸碱指示剂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做紫罗兰变色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实验产生的背景:科学家波义耳的女友去世后,他为了纪念女友一直把女友最爱的紫罗兰花带在身上,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把浓盐酸溅到了花瓣上,波义耳赶紧用水给冒烟的花瓣冲洗,过了一会,发现花瓣由紫色变成了红色,这引发了波义耳的思考,经过反复的实验,波义耳制成了现在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水平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来讲课,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讲课会比教师讲课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既使讲课的同学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能让其他同学们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学习。对于底子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很大,教师要防止他们因为学习压力过重而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
结语:综上所述,教学模式要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改革创新,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目的魅力。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积极融入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师生情”,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疑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精于总结,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1】熊利.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系统思维[J].关爱明天,2015,(04).
【2】刘庆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