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彭婴
[导读] 中考是人生第一个关键时期,数学成绩是衡量孩子能否进入好学校的量化指标,当前在一些学校中,存在很多学困生,他们的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
        摘要:中考是人生第一个关键时期,数学成绩是衡量孩子能否进入好学校的量化指标,当前在一些学校中,存在很多学困生,他们的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

        初中阶段当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时,他们就会在学习中处于长期困顿的状态。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痛苦,而且面对中考的压力,非常有挫败感,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创新的策略,改变传统枯燥的抽象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焦虑感。
一、影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因素
(一)数学基础知识水平
        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加之受到对数学理解的先天智力因素些许差异的影响,造成基础知识的结构性薄弱。具体表现为数学思维能力差,图形理解能力,感知记忆能力差,数学知识迁徙能力差等问题。还有些学生表现出数学学习障碍,知识系统不完善,逻辑能力较差,数学学科能力较差。
(二)学习动机因素
        很多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薄弱,对枯燥的数学公式不感兴趣,不愿意进行复杂的计算。还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存在神经系统缺陷,学习数学时不能集中精力,散漫涣散。同时,由于学生的考试压力很大,在竞争中存在焦虑感,他们在多次挫败后放弃数学的学习,学习动机不强。
(三)教学环境因素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本身有很大问题,导致教学中采用枯燥讲解,训练中使用题海战术,偏离了数学的本质。很多学生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那些将来会遗忘的数学公式,这样他们也挫败了他们学习的信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深入认识数学的价值,也不利于建立正确的数学目标。教材也是一个问题,尽管华东师范大学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有着一定的创新,但是实践性仍然有待提高,这需要编写者和一线教学者进一步探索。如果能够建立根据学生差异而自主学习的数学教学方法,那么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兴趣都会大大提升,学习成绩也会因为方法的改变而提升。


二、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困生建立奋斗目标,60分以上的学生,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水平,来确定分数提升目标,目标到10分到30分之间,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最高可以设置30分的提升空间。其次,建立小组学习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加强监督检查,增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强化督促力度。第三,建立自我激励机制,让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我给每个学困生买了一个文具盒,文具盒上印着永不放弃,让学生坚定信心,每天都做自我激励。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热爱数学,甚至主动研究数学。比如在七年级课本《走进数学世界》一课中,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材版本进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经常利用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一堂课中,我开宗明义就提到,你们知道炮弹命中目标的弹道是如何计算的么,如何精确射高838m的炮弹经过24秒射中目标,如果你是一个炮兵,你会如何发射角度,这一系列问题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针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他们制定系统的数学学习方案,让他们按照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系统记录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给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错题本,在错题的基础上进行我调节,直到攻克数学上的薄弱部分。比如有的学生在函数和图像方面总是犯一个错误,我就要求学生在错题本上将典型习题记录下来,一次错误不得犯三次,必须要反思固定题型的错误原因,确保解题的正确率。最后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断层,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核心知识体系,克服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比如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部分,让学生针对这一部分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从概念、公式、计算和逻辑等方面进行提高。
(四)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思维,一方面针对学困生,不要一味强调分数的提高,也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对他们进行数学引导。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比如有的学生对几何知识感兴趣,就要多给他们找这方面的素材,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建立数学的兴趣。教学模式上,可以引入远程教育工具,让家长辅助教学,比如在当前疫情的形式下,远程教育成为主要方式,这就是一个发展契机。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等方式让学生观看数学史的视频,培养学困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提升数学实践能力,走出课本的束缚。
参考文献
[1]倪枥.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 考试周刊, 2017(56).
[2]温导宁. 探究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4).
[3] 王元文. 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 黑河教育, 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