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质量的教学评价是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正确认知到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会正视课堂学中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的纠正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可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需重视起评价体系的合理化建立,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保障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中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展开探索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教学研究
随着近几年来新课程理念的发展与普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成为落实新教改政策的必经之路和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学评价应该在成长记录与学业成绩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以此来保障课堂评价的合理性。近年来虽然各省市高中学校积极实践并研究了相应的评价措施,渐渐开始打破了以往只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单一局面,但是评价体系依旧不够健全,存在诸多疏漏之处,尚待广大教学研究者们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一、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数学教师需及时的转变以往轻主动探究、重知识累积的课堂评价方法,而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解题经验、解题思想、解题技能和基础知识这四方面的评价因素。通过一些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学生只有在学会自我评价,自行参与研究活动时方可发现、感受、体验到数学问题产生和解决的路径,并从中获取到一定的数学解题能力,体会到研究数学问题带来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自我评价与认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诱发其学习灵感。由此可见,高明的数学评价方式应更多地去考验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与学习,是一种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使其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善于提出问题来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例如,我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这节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学会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数学语言,给予其发现、创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怎样用语言自然的描述图像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第二,怎样通过某一点的运动来表述y随x的变化趋势?就函数y=x2的图像y轴左右侧分别展开研究。第三,任意取的实数x1与x2代表函数区间内的“所有对”还是“无数对”?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帮助学生学会了由形到数的解读方法,通过解决问题,实现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过程[1]。
二、实行差异化评价
作为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学会正确的“发现差异、善待差异、尊重差异”。例如,我会对班级内学困生予以鼓励性质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对其任何方面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学习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予以激励式的评价,在揭示他们不足之处的同时还需肯定其成就,为其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对学习成绩处于上游水平的学生则采取竞争与激励相互结合的评价,使学生通过竞争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总之,对每位学生的评价都需认真考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对其的期望、关注和肯定,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例如,我在讲解“平面”这节内容,进行知识巩固时,可以将该模块所涉及的定理在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第一层,通过练习教材中的题目,理解公式。第二层,要求学生用一平面截正方体,在得出四边形与三角后,分析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第三层,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用平面截正方体得出的图形,并对这些图形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其特征。在此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完成适合自己层次的任务,且及时对其予以了鼓励性质的评价。
三、通过合理评价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不可只着眼于短期的成绩表象,而是要通过评价培养独特的数学品质与素养,相反,若教师评价仅仅关注短期效益,就会使学生长期发展受到局限。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课堂评价的功能就是要帮助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地学习态度。例如,我在讲解“ y=Asin(ωx+φ)”的函数图像时,首要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研究 φ、A、ω 这几个参数对图像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思路,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自主自发思考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法将原本复杂难解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使其掌握更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及时的师生交流环节,有效提高其数学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2]。
结束语:总而言之,合理评价、解决问题是保障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重视起评价的作用,并合理的与问题教学相结合,进行差异化评价,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式教学、合理评价这三个环节,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苑媛.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以均值不等式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121-122.
[2]陈传熙.基于教学立意分析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思考[J].数学通报,2013,52(07):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