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荆新莉
[导读] 所谓数学学困生并不是存在智力问题的学生,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和其他同学相比在数学上的学习水平比较低,认为数学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摘要:
        所谓数学学困生并不是存在智力问题的学生,而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和其他同学相比在数学上的学习水平比较低,认为数学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本文就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学困生教学进行方法研究,以期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关键字:初中数学 数学学困生 有效训练
正文:
        随着经济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对于网络的利用也越来越高,诚如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通过合理利用网络来学到许多东西,了解到特别广泛的新闻,可谓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交往聊天等,浪费过多的精力导致对于学习的兴趣直线降低,成绩也越来越差,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学困生”。这些学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应该积极的转变他们的思想,重新引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把帮助他们找到学习方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有学生内部的原因同时也有外部多种因素的的影响。
1.主观原因
        首先我们从学生自身来分析,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数学这个科目不感兴趣。很多学困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就好像如果不能成为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等是用不到数学的,比如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函数解决一些问题,这种想法就导致他们从根本上不想学数学,不知为了什么而学习。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让他们改变认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求知欲。还有一些学困生并不是不想学好数学,只是找不对学习方法,长期的学习困难导致对自己的自信下降。他们最初也许并不是学困生,对于相对简单的数学知识可以理解但在后期的时候由于难度的增加不能很快的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导致越差越多。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的难度都是递加的,越往后越难,因此之所以变成学困生也是由于不能理解数学知识造成的,这也就导致其自信的丧失,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客观原因
        在外界也有许多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最直接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初的成长中孩子以模仿为主,因此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的。家庭关系不融洽或者家长的过高期望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初中正处于叛逆阶段,这种叛逆让孩子带到学校,直接反映到学习上。另外还有社会环境以及生理方面的因素影响。

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有着严重的自我意识,社会上的诱惑是非常多的,比如网络、游戏等许多不良因素,不听从教师家长的劝告,分散精力导致学习困难。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
1.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教师首先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了解清楚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在哪方面有困难,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教师不仅要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也要对小学的知识非常了解,现在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课程相较以往有很多变动,因此教师要对各个阶段的知识都非常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做好升学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老师觉得学生都应该会实际却没学过的情况发生,所以必要的了解才能帮助教师找到最合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过渡。另外一些名列前茅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学困生虽然无法做到这样,但可以通过借鉴的方式找到方法。只有找到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容易的进行学习,最初教师可以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使用一些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预习以及复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学习的抗拒就会减弱,慢慢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再多的课下补习也不如课上认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都是讲过精心准备过的,因此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听课,找到一个好的听课方法来帮助自己是很重要的。在听课的时候要注意听教师讲解的重点,提前在预习中找到自己不懂的进行标记,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听,对于重复讲解的地方进行重点标记,教师重复的肯定是重点或难点,另外还要多听例题的解题思路,即使有些例题非常简单,重要的是对于题目的理解以及思路的讲解。要指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听到问题思考答案的同时还要进行深思,学会质疑学会举一反三。在记笔记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进行记录,不能因为要记录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而耽误接下来的讲解,因此记的时候就要学会记录要点和方法,在课堂上疑惑地问题做上标记下课进行整理或询问。
3.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数学学习自信心。
        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由于初期的数学基础不好或者后期很难跟上进度而丧失对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现在应该想办法帮助这些学困生找到自信。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采取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逐渐对传统的评价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有意识的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找回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自信。
结语:
        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因素非常多,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关注了解,逐步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找到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林海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