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刘晓鹤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刘晓鹤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的林木产品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也推动着生态环境的建设。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  黑龙江鹤北  1542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的林木产品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也推动着生态环境的建设。从树木养护管理工程的重要阶段着手,在种植,培育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提高工作人员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使树木养护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
        关键词: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
        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是保障我国林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也是能够保证我国林业工程项目长远发展的基础。现如今,国内许多林业项目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管理方法,以便更为科学高效地对树木进行养护及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对林业工程进行有效改革,以促进其整体水平的提高,成了林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必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在高速发展的国际林业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社会提供保质保量的林业产品。
        1新时期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便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树木的种植工作并对其生长整个环节进行规划,确保林业树木的正常生长。目前,我国在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进行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中,仍然在存在有一定问题。并且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其不仅影响到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效率,对维护生态平衡也起到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必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来不断的对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进行改良,并创新与优化新时代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使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得到可靠的助力与保障。
        在林业工程中园林树木、果树、乡村树木之间既有存在着区别也存在着联系,而无论何种林业工程,水肥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都是树木的养护管理中所需要面对主要问题。并且在养护管理的过程中,林业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其气象环境都是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同时,为了应对人为产生的“三废”排放物对林业工程造成的污染,进行适当的林业管理,也能够避免其对林业生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我国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的现状
        2.1专业的管理要求、法律不完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目前林业工程建设中,对于专业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缺乏一个专业的管理机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对于树木养护管理中很多的要求和事项缺乏依据,也有很多的执行漏洞,让很多工作的开展不能正常进行。
        对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来说,目前的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较少,相关专业的管理机构也比较匮乏。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专业人员储备不足的原因之一。
        2.2虫害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的影响
        由于许多地区长时间没有进行种植树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鸟兽在没有栖息环境下被迫迁移,这便使得许多虫害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大肆繁衍生长,这给林业工程建设中树木栽种增加了不小的阻碍,许多树木栽种完不久,便因为虫害的侵犯而死亡,导致林业工程建设不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反而损失惨重。
        2.3林木生长环境不太乐观
        在林木生长的环境中,主要影响的因素包括人为和自然两类。其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林木生长环境的变化目前对于人们来说还是无解的,解决的方法是只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人为缓解和帮助创造良好的树木生长环境。人为影响因素对于树木的生长环境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如对树木的偷盗砍伐、人为地破坏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等,对林木生长的土壤造成大量流失和破坏,这些因素对林木的生长环境来说是巨大的破坏,对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3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3.1土壤管理
        首先,土地深翻。科学的土地管理有助于提升土壤生产力,必须引起重视。

土壤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树木生长状况,用于城市绿化的树木,所处土壤环境不良,土质贫瘠质量不高,因而在树木养护期间实施的土壤管理就尤为关键。管理重点为借助多种方式,调整土壤结构、物理性质,使其更加肥沃,可利用树盘深翻、行间深翻、隔行深翻等方法,增加土壤孔隙,优化土壤空气与水分状况,全面提升土壤微生物活动力。
        其次,客土与培土。园林树木种植期间,针对栽植土壤实施局部换土。多数城市绿化树木受到地理环境影响,通常无法正常翻土,管理人员可结合树木生长实际需要,在其周围区域适当增加土壤基质,据此达到保护植物根系、调整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的目的。至于降水量较多、土地薄的地区,在寒冷季节中需进行培土处理,避免土壤流失,起到保温防冻作用。
        最后,中耕通气。树木生长期内,平均每年进行两三次中耕,全面清除杂草,减少土壤蒸发,避免土壤泛碱,加快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分解速度,持续增加土壤肥力,保证树木根系健康发育。
        3.2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工作在林业工程项目中也发挥出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工作人员在开展施肥工作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项技术要点:第一,对于林区内一些体积较大的乔木而言,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该类树木的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严格控制肥料的用量,以求达到理想的施肥效果;第二,在施肥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更换肥料,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肥料而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的情况发生;第三,工作人员若需使用有机肥料,则需要提前对其进行腐熟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显著提升该肥料的功能特性;第四,施肥作业的开展尽可能地选择晴朗天气,避免阴雨天气会对肥料的浓度产生负面影响;第五,不同的土壤中施肥所使用的肥料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帮助树木健康地成长。
        3.3病虫害管理
        在树木成长过程中,病虫还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要确保对树木生长状态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效防治病虫害。我国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土面积,因此林业分布也较为广泛。在具体防治病虫害时,相关部门需要确保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治疗或预防。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更为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普遍较低,该地区病虫害通常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科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防治计划的合理制定,确保其可行性,完善和落实科学化理念,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我国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合理应用化学药剂,尽量降低毒性,避免毒害树木。在具体选择杀虫剂时,需要基于树木病虫害具体特点进行科学选择,确保其针对性。在此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还可以进一步科学应用生物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基于当地病虫害特点,科学引进病虫害天敌,或者调整自然环境,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更为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3.4杂草处理
        在树木管理过程中,中耕除草能够提升土壤的通透性并保证杂草不会危害到树木的正常生长,并提升土壤的积温能力,保证肥料能够快速分解。在初春和春夏交替的过程中,植物生长茂盛时强化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和树木争抢养分,并保证树苗能够健康成长。在进行杂草处理时,一定要尽早除草,避免出现大量滋生杂草才对其进行清除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清除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结束语
        林业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因此,需要加大对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养护管理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创造美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赵超越.探析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97.
        [2]唐帅.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172.
        [3]王东飞.浅谈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327.
        [4]刘继元.在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探微[J].农民致富之友,2017(07):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