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结构支柱性产业的建筑工程行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点,这种发展特征给建筑工程管理以及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加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更加全面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出发,提出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一直处于管理混乱状态,由于施工项目所涉及的项目和内容越来越多。虽然建筑施工管理一直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发展过大,要求增长的过高,导致了施工管理难度过高。所以导致了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不能够跟随建筑规模的发展而发展。建筑工程高效的管理能够更好的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施工进度和成本。科学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1施工材料因素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需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相关部门对建筑材料性能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采购部门在采购相关材料之前,未能充分地对市场进行调研,以及未能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及质量完全进行把握,极易引起工程材料与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此外,在未同施工材料生产厂家构建紧密联系的前提条件下,导致材料供应不及时等方面的情况发生,最终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没有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建筑施工材料会存在不科学堆放以及存储等方面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秩序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还会对建筑施工材料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性质量水平。
1.2内部管理机制的影响
国内的工程管理无论是对人员的管理方面还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方面都还不全面,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也没有具体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指导和实践经验,导致工程建筑管理部门缺乏管理的尺度,没有具体的管理界限,不仅降低了工程的管理效率,也容易产生监守自盗的隐患,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与界限,约束相关部门人员的行为。
1.3技术方法因素
使用方法主要是指在一定周期内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以及组织措施,这些与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需要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当前情况来讲,传统施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实际需要,并且其存在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在施工过程需要对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使施工质量、施工日期以及施工投资等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由于每个工程之间的差异性,需要在施工时,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式,这样才能使整个施工更有针对性。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监理体系
对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项目投资的控制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的重要内容,而其具体的实施是通过建筑工程监理来实现的。
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理体系对于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对施工图的审查,进行施工组织的审批,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和验收工作,以及报批和签发开工及停工许可。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理体系就是要确保施工的每一环节都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形成环环相扣的质量保证体系。此外也应该贯彻施工监理人员和主要施工人员共同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及代表进行自检、互检等活动,相互促进交流,吸取彼此的经验教训。这种将施工监理和企业内部自己检查相结合的施工监理体系的建立,将十分有助于最终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多增加了一道有效的屏障。
2.2施工材料管理
在施工材料进行现场之后,需要将其放置在合适区域内,并且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查看质量证明材料,保证材料齐全,其中主要包括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证明以及材料的数量、种类、规格等,使材料满足施工需求。同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在检验时可以使用抽样检查方式,使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要对其坍塌程度进行测试,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其强度能否达标,施工时严禁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同时保管材料时,需要按照材料的不同类型将其划分,尤其是钢筋和水泥等需要做好防潮工作,对于材料堆放的位置,要设置指示牌,这样才能使材料一直处于安全管理状态中。
2.3构建建筑工程施工智能化管理系统
由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和新型设备也研发并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之中,智能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化管理设备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对系统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沟通,一方面能够保证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整改,一方面能够用于监督部门的监督。能够为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提供更高的效率。并且施工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相关的数据信息和施工资料进行有效的归档,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和收集,保证能够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工作。并且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一系财务信息和建筑机械的相关参数都能够进行更好的分析,对各种资源的统计能够更加仔细,这样就能够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更好的调配资源,节约施工成本。并且能够对相关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模拟出最好的管理方案。避免紧急问题出现时,缺少应急管理方案而导致了管理混乱的情况出现。网络技术促使了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进行各个方面上的管理。首先能够对项目进行管理,根据对相关从项目前期立项到验收各个流程进行统计管理,能够做到整个过程上监督、管理。做到了管理工作上的简单便捷。其次,能够对施工项目所涉及到相关合同进行管理。能够根据项目合同类型进行分类归档,并对合同所涉及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重点提炼整理,确保整个过程得到更好的推进,以及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劳动管理,对项避免员工的劳动管理出现财务混乱。保证根据员工的施工任务结算工资。最后,可以有效地管理建筑材料。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的采购和租赁信息对物料进行管理,对物料进行系统的统计,确保物料的入库、出库和分析使用。
结语
合理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建筑的质量,当管理能够具体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情况下,工程施工会更安全,工程成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减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节约企业资本,减少投入,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管理能够落到实处,最好的管理模式是每个岗位的职工都能够与管理者相配合,遵从管理者制定的条例规则,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和施工进度,实现管理模式下各方面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吕金昕.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8(1):165-167.
[2]林军.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4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