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信息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陈宇毅
[导读] 摘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作为提供城市公交服务的主体,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中咨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7
        摘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作为提供城市公交服务的主体,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改进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建议,旨在为公交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期待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在客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以来,各大城市的公交企业在推动发展模式改革、优化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公交信息化作为最直接、透明、高效的手段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城市公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传统经营模式基础上,依托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变革,是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与融合。提高城市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公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
        公交信息化是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其核心是针对日益复杂的公交运营管理问题,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对传统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系统资源使用效率和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并提供更高品质的客运服务,切实体现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公交车辆定位、车辆监控、自动驾驶、计算机辅助调度以及提供各种便捷公共交通信息,实现了公交信息化和部分功能智能化,以此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表明,公交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要途径,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公交企业已逐步建成企业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互通共享和融合应用,显著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同时也存在基础信息架构不完善、信息资源整合以及有效利用不足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推进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当前时期城市公共交通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城市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
        2.1 监管需求
        公交企业需要对运营生产过程进行监管,要求覆盖安全、效率、服务、成本、效益等要素,基于信息化系统对下属企业或车队的营运计划执行情况、收支情况、服务水平、重大事件或灾害事故等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实现监管过程的自动化、透明化、全覆盖化。
        2.2 生产营运需求
        公交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生产、营运、调度水平,运营信息系统的整合、升级无疑是关键需求内容。因此,需要着重强化生产调度、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等四个重要方面的管理功能需求,例如:公交调度组织决策支持、与轨道交通及对外交通枢纽的客流信息共享、异常态事件下的快速反应决策支持、运营安全事件防控支持等功能。
        2.3服务社会公众的需求
        面向广大市民乘客的公交信息发布是公交企业对社会公众服务的承诺。因此,公交企业需要实现:公交电子站牌及静态发布终端信息发布、基于互联网的公交数字信息服务、客流信息及服务信息共享等功能,实现公共交通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共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交服务信息产生的增值效益来维持公交信息化投入,是保障公交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互联网上提供多模式公交换乘信息查询服务、公交出行路线规划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带来的流量变现能够增加公交营收渠道。


        3.改进城市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措施建议
        3.1完善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
        公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往往面临各信息平台各自为政的问题,各部门独立运营的管理体制未能打破,导致系统在规划与建设方面缺乏完整性;在各系统建设的初期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多加开发商提供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各异,导致系统之间难以互联。通过完善公交企业信息化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定位和功能目标,形成总体协调一致的信息框架和系统整体架构,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能够有效消除企业内部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升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
        3.2推动公交信息系统规范化
        公交信息系统规范化关系到系统的效率及功能扩展,只有实现公交信息系统规范化,并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公交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一是要结合未来公交企业的体系架构、运营体制、调度机制及场站生产作业流程将各层面的信息流自上而下逐级梳理,形成信息化需求的规范化文件。二是对整合后的公交业务流和数据模式重新设计,制定有关公交生产、业务、经营的数据标准,实现信息系统设计规范化。三是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各类问题的处理规范和修改规则,文档的编写维护必须遵守软件工程的设计规范,实现信息系统开发规范化。四是要明确各种接口方式、输入输出格式的规范和标准,实现信息交换接口规范化。信息系统规范化是公交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建立和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系统安全和各类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一是建立运营维护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运营维护机构的关系与职责。二是制订指导具体运营维护过程的工作文档及管理规范,提高运营维护规范性。三是健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类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及职权范围。四是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明确各类工作的评价指标,定期检查、评估工作成效。五是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工作质量与系统效率。
        3.4多渠道发展增值信息服务
        许多城市公交信息化只重初期设备投入,缺乏后期维护,系统运行不久性能就大打折扣,产生巨大资金浪费。推进公交企业信息化不单单要考虑到初期的投资,还必须建立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以满足公交信息装备的维护、改造、升级。可以通过发展公交信息的增值服务,与民间资本合力打造城市公交信息服务企业,通过“以副业养主业”能够减轻信息化后期资金投入的负担。其中公交车载媒体信息服务、电子站牌信息服务、互联网及手机的增值信息服务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在目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积极通过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拓宽管理思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公交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支撑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优质公交服务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郑德香.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
        [3]魏星.北京市城市公交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郝敏,贺清梅. 西安市公交总公司信息化建设发展浅析[J]. 电子测试,2013(11):105-106.
        [5]刘静,刘军. 中铁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维护规划[J].中国科技信息,2006(3):9-10.
        [6]潘路米.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公交企业的开发与应用[C].//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北京: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2001:168-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