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支架式”阅读,构造魅力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马天芝
[导读] “支架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特别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对文本学习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设置一系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并且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魅力。支架式阅读注重发现和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马天芝    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  628011
【摘要】“支架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特别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对文本学习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设置一系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并且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魅力。支架式阅读注重发现和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199-01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支架式”阅读,是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思想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通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问题或提示(支架),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阅读课堂更加高效而富有魅力。
        一、结合学生年龄,合理选择支架
        毫无疑问,小学生是语文阅读支架式教学主要对象,有着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图表和工具支架,将抽象的文字概念转换为易于学生理解的直观具体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图表支架是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支架形式,能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过程和要求转换为可视化的图画、图形、连线、表格和填空等形式,促使学生通过图表快速理解所学知识,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以《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为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某一小节。这篇课文配备的插图十分吸引眼球,描述的内容正是教学目标要求背诵的节段文字场景。语文教师在讲解和指导学生记忆这段文字时并没有要求学生如传统一般死记硬背,而是语文教材插图转为图表支架,之后借助插图和学生梳理图中地点、人物、事件等叙事要素,适当在黑板上书写背诵的框架。再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如何思考、如何表达以及如何做等并引导学生深刻记忆。由此一来学生因板书和插图形成记忆支架,当学生脑海中产生形象直观的感知后就能提高背诵效率。构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能力之一即记忆力,小学生因年龄偏小,尚未具备自主构建抽象文字概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可借助可视化图表为学生在复述和背诵时构建支架,深化学生对所学课文理解的同时增强记忆能力。此外工具支架,该支架也是小学课堂教学常用形式,即为学生提供图片、学具、模型和学具等辅助工具,并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便于学生理解的直观具体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搭建情境支架,放飞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学生只能被动式学习和掌握知识。如果在教学中将教师导语、音乐、图表等多种形式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较好地促使学生扩展想象力,感悟语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搭建情境支架能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作者传递的思想感情,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能为学生语言表达增添想象的羽翼,在放飞思维中深入学习。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例,虽然该篇课文篇幅不长,却详细地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文呈现的四个季节的插图,再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述小兴安岭在四季中的不同魅力,将季节特点和课文语言文字相结合,促使学生深入感悟。之后语文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将四张插图相串联,再深情朗读课文并搭配代表四季的音乐。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仿佛看了一部简短版的小兴安岭宣传片,激发潜在对课文内容探究的欲望。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语文教师可借势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站在小兴安岭这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花园时,你会想到什么和怎么做?”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启发并阐述到:“我会为这美不胜收的景色喝彩!”还有的学生说:“小兴安岭真不愧是一座天然的宝石库!想在这仙境中自由飞舞!”语文教师为学生构造想象式情境支架,激发学生内在想象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脑海中的想象并非单纯的画面,而是借助所学课文配备的插图发出的音乐和图片放飞思维,深入理解所学课文的同时提升想象能力。
        三、深入解析文本,注重情感表达
        相关研究指出,语文学科文本细读并非发现人文价值和思想感情等因素,其真正目的在于借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并尝试运用审美的眼光感受文本传递的情感体验。
        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该篇课文的题眼是“深”,之后引导学生围绕“我鼻子一酸”挖掘细节,如龟裂的手、震耳欲聋的噪声、母亲塞给我钱的动作。语文教师紧抓“震耳欲聋”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促进感悟,使学生置身于“震耳欲聋噪声下”营造的恶劣环境,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文本相结合,有效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荡起心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在挖掘细节中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锻炼对词汇和语句的语感和敏感力,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再以《长相思》一课为例,从这篇诗词中就感受到清风徐徐,心灵与心灵间在悠扬动听的音乐声中沟通交流,开启身在征途心在家园的无奈与痛楚交织的情感之旅。教师在具体讲解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搭配音乐为学生朗读整首诗词,让学生想象纳兰性德征途的生动画面。学生在教师的配乐朗读中对诗词中“抬头仰望”、“辗转反侧”、“跋山涉水”等成语产生全新的感悟,更体味出纳兰性德在远离家园从军征战中对家园和故土的无限思念。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支架式策略能帮助教师增强应用教学策略意识,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霞.“支架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体会[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8).
[2]周冬霞.“支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16(06).
[3]陈安琪.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4]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