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曹阳
[导读] 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贯穿于教育始终,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步入数学殿堂之始,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导学式教学模式目前被大力提倡,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应用此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点,确保学生有效参与学习,为学

曹阳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贯穿于教育始终,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步入数学殿堂之始,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导学式教学模式目前被大力提倡,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感受。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应用此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点,确保学生有效参与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191-01

        导学式教学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旨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探索、研究、应用。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从“授”转移到“导”上,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提升,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价值,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导学式教学模式无疑大有裨益,符合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以此优化教学结构,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导学式教学是一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智慧,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此种教学模式,可帮助教师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能够提升课堂教学价值。在新课改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小学生的塑造性较强,其潜力无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生调动起来,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学习的旅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导学式教学符合当前教育改革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趣味导入新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集中学生的精神,对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有促进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本就比较分散,容易被干扰,而趣味的事物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趣味元素导入新课内容,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好导学工作,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如,以“时、分、秒”这单元内容为例,本单元需要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知道1分=60秒,1小时=60分钟,体会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故事讲解方式导入本课内容,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时、分、秒是三胞胎兄弟,他们形影不离,每天都在为我们工作,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这三胞胎兄弟每天都需要在一起才能工作,缺一不可,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这三胞胎兄弟中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先从课本中找一找答案,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乐意地投入到自主预习中,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课堂适宜点拨,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适宜地对其进行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以此激活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比如,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单元内容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点时,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若是在课堂上直接出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图片,学生应该能很快辨认出是哪种类型的三角形,但若是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析,鼓励学生探究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在交流分析时,教师可以四处走动,了解学生合作情况,如果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瓶颈,教师可以适宜对其点拨,让学生看着图形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全班同学认识到“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教师的适宜点拨,可打开学生思维,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掌握数学技能,可以提高生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把生活元素导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平易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这单元内容时,可以把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入进来,例如超市打折,买菜折扣,篮球比赛,这些都与百分数有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元素的融入,诱导学生分析百分数的应用,使学生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百分数知识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选择。导学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学职能的转移,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教育改革要求,使自身保持先进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以此突显数学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彦琼.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方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75.
[3]王萍.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7(03):174—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