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在语文课上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杨国香
[导读]

杨国香    四川省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182-01

        评书往往在情节最波澜起伏、听众最投入的时刻,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戛然而止,一下子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抓住,使你产生非听不可的强烈愿望。评书运用的这种吸引人高度注意的艺术手段,叫悬念。能不能像评书那样运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课前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1、巧设悬念,唤起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巧设悬念,诱发好奇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我根据课文意境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什么故事呢?”说完板书课题《蘑菇该奖给谁》。“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虑,蘑菇到底奖给谁了?发生了什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让学生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课中创设教学悬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基础教育明确指出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质疑是创造之母,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源于质疑。少年儿童天真好奇,对凡事都爱问为什么。作为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这种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始终以“自学存疑-质疑答难-激疑拓展”的思维训练为主线,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和经验大胆质疑,学会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归纳,探索解疑,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1、自学存疑
        自学存疑指小学生依据课文提示,标出疑难字句,写出疑难问题。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的每课之前都编排了导读和预习,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课前预先研读,独立寻疑。学生通过主动查字典学习生字词,主动寻找疑问,以待课堂上进一步探究解决。通过自学存疑,培养了学生阅读生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质疑答难
        质疑答难指学生在自学存疑的基础上询疑问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课堂上,教师应先放手让学生把预习中存在的困惑都提出来,接着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用投影仪将课文插图放大,把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高大形象展示出来,再组织学生边看图边自读描写五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下悬崖这一段。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入情入境的读,再加上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心中一个个疑问便在你争我辩、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中得到解决。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疑拓展
        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只要诱发、点拨课文重、难点,激发学生疑深、疑透、疑广,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课文《雪孩子》后,一位学生举手问询:雪孩子还会回来吗?紧接着一位学生答到“雪孩子不会回来,因为它已化成水,变成水蒸气了”。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妈妈说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后变成云,天冷后雪花还会从云层里飘落下来,还可以堆雪人。”当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开启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巧设悬念,余味无穷
        课文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发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的。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