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导小学生概括课文方法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4月   作者:郝琦
[导读] 学习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很茫然,不知该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法可循。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同学应该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内容的主要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郝琦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小学
【摘要】学习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很茫然,不知该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法可循。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同学应该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内容的主要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概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04-014-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只有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够准确地获得信息并且表达信息。概括能力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文章时存在的问题
        1.概括时使用的语言不够精炼。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基本能够读懂文章的内容,但是他们并不具备很强的归纳能力。学生只能够表达自己看懂的内容,表达的时候缺乏条理性,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而是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还有的学生在概括文章时只选择文章的重点语句,却不能对这些语句中的精华进行提炼。
        2.概括的主要内容不够全面。
        由于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也不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不能有效地分析,也不能抓住文章的实质内容进行概括。在概括的时候,学生只能抓住部分内容,在内容上缺乏完整性。有些学生在审题的时候不够认真,题目中要求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学生却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概括的内容不够准确。
        二、造成学生概括能力不强的原因
        1.学生方面: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比较容易对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在概括文章的时候,学生只关注到了文章的表象,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概括方法,因此,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
        2.教师方面: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并不是很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他们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概括方法,只是在上课时随意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概括。在学生概括之后,教师只是简单地指点,并没有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合并段意法。
        一般来说,文章都是由段落组成的,作者往往会在每一个段落中表带特点的意思,将所有的段落组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阅读,梳理文章的结构。然后,学生要根据文章的意思对文章进行分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关系有深刻的理解,然后概括出各个段落的大意。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练习分段并且概括各个段落的小标题。在学生讨论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标题为“接受任务”;第二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标题为“痛击敌人”;第三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标题为“引上绝路”;第四、五自然段为第四部分,标题为“顶峰歼敌”;第六自然段到最后为第五部分,标题为“英勇跳崖”。
        2.串联要素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记叙文,记叙文一般都含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大要素。教师在教学这个体裁的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将文章的要素标注出来,然后,学生可以用恰当的语言将这些要点串联在一起,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概括的时候也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不一定将所有的要素概括出来。比如,《中彩那天》这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本文通过写父亲中奖以后却又把车还给了库伯的事,赞扬了人世间这种纯真的美,提倡人活着就得诚实、守信用。通过概括,这篇文章可以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段意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的生活很拮据,但是母亲常安慰我们。”第二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段意为“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他梦寐以求有自己的汽车。”第三到第九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段意为“父亲面临道德抉择的问题并用实际行动选择了道德。”第十自然段为第四部分,主要段意为“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
        3.问题概括法。
        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将自己的写作意图分成不同的问题,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细致地阅读,找出文章的叙述顺序。学生在阅读时要在自己的心中提出问题,并且在阅读的过程心中解答问题,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总之,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英着眼核心素养提高概括能力——引导小学高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步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