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发展较快,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而软土地基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地基类型,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论文主要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强夯施工
引言
强夯法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施工质量。而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避免建筑工程沉降过大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并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情况,灵活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软土地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其优化措施,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勘察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越来越注重软土地基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施工准备前的勘察不充分,影响了勘察数据的准确性,而在后期利用勘察数据确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偏差,导致工程项目方案不合理,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2施工问题
由于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变更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调整施工方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但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往往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确定的,在施工阶段施工方案调整会遇到很多难题,而重新设计又会对施工工期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出现很大损失。
1.3施工技术方案问题
在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对经济性和技术性的考虑,且施工企业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比较注重经济问题,对技术问题重视不够,质量意识薄弱,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和预期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无法满足实际施工要求,严重影响了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软土地基问题的优化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施工人员讲解软土地基处理不当的危害,提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全员积极参与软土地基处理。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明确最佳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相关人员也需要进行自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实现软土地基处理的预期效果。
2.2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勘察工程项目,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软土地基带来的危害,以确定最佳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保证所选方案的技术性和基础性。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相对复杂,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方案,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施工准备阶段,相关部门可以共同探讨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的整体效果。
3地基强夯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3.1地基试验
现场施工中根据试验段得到的施工数据,采用3遍的夯击遍数,在第1遍夯击中需隔1点跳夯,第1遍的空隙在第2遍填补,第1遍与第2遍夯击的空隙由第3遍填补,在完成点夯后,最后需满夯,保证锤印彼此搭接。如出现夯锤周边过高隆起情况,旧路面结构将被破坏,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如基于试夯情针对性控制夯击能。此外,地基强夯技术的应用还需要重点关注旧路面结构的保护,且施工必须在桥涵、暗排水管道等构造物施工前完成,以此避免构造物因地基强夯技术的应用而受到破坏。
3.2地基填料环节的应用
具体施工作业中,采用分层夯实方法。首先将粒径较大的土石材料运输至地基表面,上覆中等粒径和小粒径材料。完成一轮填充后,选取重锤进行第一轮夯实,所选重锤重量为6.0t,借助起重机将其吊离地面,高度在8.0~12.0m左右,之后撤除约束力,使重锤在自身重力、加速度影响下,下落至地基表面,完成对材料的压实。单一区域要求进行至少两次夯实。第二轮填筑选用中等粒径和小粒径材料,均匀覆盖于地基表面,仍采用重锤夯实,所选重锤重量为4.0t,借助起重机将其吊离地面,高度在8.0m左右,撤除约束力进行地面冲击夯实,反复两次。第三轮选用小粒径材料进行地基表面处理,不再借助重锤进行夯实,改以中小型压路机进行处理,要求压路机完成反复至少3轮夯实作业。采用由四周向中央进行圆周运动的方式,逐层完成路面的夯实加固,压实范围要求略大于路面宽度,适当外延10cm左右,保证路面、地基表面结构也具有理想的抗屈服强度。
3.3分层填筑路堤环节的应用
分层填筑路堤工作中,要求做好填料选取和压实度控制,在该段地基填筑工程中,填料选取以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组成,其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路堤基床以下部位,选用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压实度控制主要借助地基强夯技术提供保障。在进行作业前,就设计标准、填料强度等进行参数分析,因设计地基和边坡高度相对有限,为避免出现路堤出现压实度不足、塌陷问题,尝试进行地基加宽,加宽作业参数计算公式:X=AH,其中:X即地基加宽的指数,单位为m;A指沉降比;H指设计路堤高度。A参数取固定值,细粒土约为0.01到0.02,粗粒土约为0.005到0.015,硬块石约为0.005到0.01,软块石约为0.015到0.025。
3.4地基压实度控制环节的应用
地基压实度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该指标是地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可客观呈现地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为实现地基压实度的有效控制,在厦蓉高速扩建工程中,采用了现场检测和强夯技术并用的方法。
4软土地基中强夯施工实例分析
建设场地为四川某工业园区,园区道路建设要满足大型车辆的运输要求,但园区道路的持力层主要土质为淤泥质黏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为软土路基,土层平均厚度为14~20m,通过对强夯法施工原理及优缺点的分析,设计强夯法具体施工工艺方案。
4.1监测布置方案
一是针对强夯过后,周围地表的沉降量变化规律,在周围土体中埋设两块地表沉降板,分别放置于建设区及周边去;二是静荷载试验,在具有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渐施加荷载,观测地基土的承受压力和变形的原位试验;三是孔隙水压力测试,在强夯区域设置2孔孔隙水压力测孔,孔隙水压力计分别埋设于4m、7m、12m以及15m。
4.2施工工艺
要对施工场所进行平整,清理施工场地杂物,并要开挖网购,设立集水井;测量场地原始高程,放线标记处初始夯点;测量夯击前后的地表高程,利用起重机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夯锤自由下落后检查坑底平整度,及时调整夯锤位置,按照设计夯击次数,重复上述步骤;按照强夯法夯击标准检查完成的夯点,然后按照顺序完成全部设计夯点的夯击,最后用推土机填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软土地基是不安全因素,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注重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技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减少软土地基处理的成本,不断简化软土地基作业流程,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探究路基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21):240-241.
[2]刘慧.强夯法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90-91.
[3]梁强飞.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18):38-39.
[4]殷海滨.海砂换填和强夯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06):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