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佳德美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园林植物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具有维护城市雨涝调蓄功能、雨水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从海绵城市的含义、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选择的原则、不同海绵措施的应用及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海绵城市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海绵城市;选择;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园林的绿化范围均有明显增加,然而园林绿化的使用效果还未得到完全改善,加之有些地方设计不合理,一旦雨天过后,便会有大量雨水积聚于园林内的多处道路上,从而为行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海绵城市技术旨在有效地排除积水并将其合理应用于绿化设施中,能够缓解积水并加强绿化。因此,合理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对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总结,以期为园林绿化设计者提供帮助。
1海绵城市基本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达到雨水的平衡,国际通用术语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核心是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出发点,结合多类具体技术的跨尺度构建,形成水生态基础设施,科学、有效、系统、全面以及可持续地缓解城市水资源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减少城市内涝发生。园林植物不仅是海绵城市用于蓄水的载体,也是重要的调节手段。通过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实现分散储水、有效排水、合理调节雨水等功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建设中的作用,既能美化城市,使城市独具特色,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
2.1雨洪调蓄——控制径流量
城市地区不透水表面的径流与粗糙自然表面的径流相比具有更大的流速。在无植被区域中,高达60%的雨水成为径流,而植被地区仅占5%~15%。植物可以通过截留、增加下渗和随后的蒸发来减少峰值流量和径流量,进而诱导地下水补给。降雨初期,植物林冠对雨水具有截留作用,其将部分雨水暂时储存在叶片和枝干表面,而后雨水以蒸发的方式返回大气,减少了实际到达地面的降雨量,直接减少了径流的产生。19世纪末期已经有国内外研究者对林冠截留进行观测。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植被类型,特别是乔木的截留效果。很多研究表明,林冠覆盖面积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区域径流量的减少。一般来说,常绿乔木的穿透雨量低于落叶乔木,而针叶树与阔叶树没有明显差别。通过分析比较针叶树及阔叶树林冠对雨水的截留作用的观察,发现针叶类树种如圆柏、雪松对雨水的截留率较高。因此,合理科学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搭配园林植物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的种类,能更有效地减少区域雨水径流。
2.2景观作用
丰富的植物景观不论在城市道路还是公园、小区都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等变化丰富,因此,植物是整个景观中最具有变化的因素之一,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植物造景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提供视觉的美好体验。例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透水性道路旁,种植耐水湿等的乔木、灌木、地被,不仅可以达到道路绿化美化的效果,还能体现城市的海绵功能。植草沟或者雨水花园等通常不仅是种植单纯的耐水湿植物,还会考虑植物小组团以及景石等的应用,使其在体现功能性的前提下,也能够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2.3收集雨水
园林植物本身就是天然的蓄水池,它的根、茎、叶、树干都可以储存水分。在城市强降雨时,园林植物的枝叶吸收水分,同时减缓雨水下降的速度,使雨水可以平缓地渗入土壤中,通过植物强大的根系,持续吸收雨水,引导雨水快速进入地下,有效缓解地面雨水的囤积。
3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3.1完善下沉式绿地建设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绿地仍然为高出道路路面的形式,并以高度较大的条状石块对道路与其两旁的绿化带予以隔离,从而易于使雨水积聚于路面上。这种建设形式不仅不能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更严重的是为行人生活造成了不便。下沉式绿地充分利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将绿地建设为下沉式时,可以充分利用道路与绿地的地势高低差来增强绿地的吸水效果,从而使积聚的雨水源源不断地蓄积到绿地中以消除路面积水并满足城市园林的蓄水与净水需求。在建设下沉式绿地时,必须依据园林地形来合理设计道路与绿地连接位置的下沉坡度,在坡度最小化的前提下确保雨水能够充分蓄积到绿地中,下沉式绿地的下沉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能力确定,一般为 100~200mm,且最低洼处的植物应选择耐淹性强的品种.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与绿地 50~100mm.目前而言,下沉式绿地的建设模式多为湿塘、湿地等。尤其是对于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来说,采用下沉式绿地后能够大大地减少城市内涝现象并提升园林绿化效果。
3.2植草沟
植草沟具有收集、转输地表径流的作用,植草沟内有草皮等植被覆盖,适用于道路两旁绿化带,植草沟具有三角形或梯形的横切面,在水流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植草沟底部可用砾石等铺砌,来减缓水流侵蚀,沟内植物也可以起到滞留、净化雨水的作用。植草沟内植物应选择根系较深、抗冲击的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可增加雨水的滞留时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植物可选择结缕草、野牛草、高羊茅、黑麦草、玉簪、萱草、鸢尾等。
3.3雨水花园建设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通常由内而外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蓄水层和排水层组成。在实际运用中,砾石层通常用河滩石、小卵石、花岗岩机切石、瓜子片等有一定美观作用,又起到过滤作用的材料。排水层需要设有穿孔管收集雨水,溢流管用来排除超过设计蓄水量的积水。种植层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场所,为园林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具体运用中,需选择既耐涝又抗旱的园林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生长。在色彩搭配上,需要注重整体感,将营造自然、清新、生态的环境作为目的。在种植方式上,需对成本和后期的养护进行充分考虑,降低成本的同时为日后的养护提供方便。在配置手法上,可以多采用丛植、群植等方式。通过各种手法的整合应用,将园林植物在雨水花园建设中进行充分的运用,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也可以达到蓄水以及净水的目的。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在目前的居住小区景观营造中,已积极推广运用。
3.4 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的顶部进行绿化,由于植物和基质都能吸收和储存水分,有效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峰值时间,降低雨水排放强度。
结语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式,合理的植物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是整个生态环境的主体。因此,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植物为主体,发挥园林植物的多种功能,坚持发展乡土树种、因地制宜,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同步提升,营造生态稳定、和谐有序的海绵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EB/OL].2014-10-22.
【2】王丽娜.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乡村科技,2016(29):68.
【3】温静,成夏岚,赵镜,等.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园艺文摘,2018(3):95-99
【4】马超群.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4):194.
【5】曹婷.浅析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107.